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實錄
師:都有誰?
生:阿切爾和一位先生。
師:那位先生他在做什么?他遇到了什么問題才會這樣呢?找到了嗎?
生:他想用郵票,想拿小刀裁開,可是找不到小刀。
5、師:原來是這樣。如果你是那位先生,你遇到這種情況,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1:很想找到小刀。
生2:找不到小刀的話,想借小刀。
生3:很著急。
生4:很焦急。
師:你們體會到了那位先生的心情。于是,他和阿切爾之間有這樣的對話。請男同學讀這位先生,女同學讀阿切爾。(生分別讀)
師:剛才那位先生的話中,他用了一個字,讓老師感受到了他的禮貌,你知道是哪個字嗎?
生1、先生。
師:你是從稱呼上感受到的。請聽清老師的問題:還有一個字能體現。
生2:您。
生3:老師,我還覺得阿切爾也有禮貌。
師:是嗎?你說說看。
生3:他說:“對不起”。(在我的問題之外,卻彌補了我問題的不足)
師:你找得很全面。那誰愿意扮演阿切爾和這位先生來讀一讀他們之間的對話?(請讀出禮貌的語氣)。
(此處可以多讀幾組,多感觸。我在這里作了較多的評價,如:你是穩重的阿切爾、你是不慌不忙的先生、你是爽朗的先生等)
6、師:那這位著急而又有禮貌的先生接下來會怎么做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課文課件)。
師:你覺得這位先生的舉動怎么樣?
生1:急中生智。
生2:不慌不忙
生3:他很聰明。
師:說得清楚、到位。
7、師:這段話中有個生字朋友我們見過,你還記得它嗎?(出示課件“枚”)。它是一個量詞,可以形容郵票,還可以形容別針。請同學們一起讀一讀。(男女生分別讀)
8、師:請大家看這句話(出示“而且”造句課件)。誰來幫忙補充完整第一個句子?誰還可以再造一個句子?
9、師:這時的發明家阿切爾呢?他在做什么?(出示課件:第四自然段)。我們一起看大屏幕,請女同學們齊讀第四段。
10、(出示課文插圖)。板書“吸引”。
師:請同學們仔細看圖,你從哪些地方能看出阿切爾被吸引住了?
生1:他站起來了。
生2:他盯著看,很認真。
生3:他的酒杯都不懂了,酒都要灑出來了。(一直擔心學生發現不了圖畫中的關鍵,可是孩子們的觀察真的很仔細,比我預想到要更細致。)
11、師:此時此刻,阿切爾產生了一個想法,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嗎?(指名回答)
生1:他想怎么能打孔。
生2:他想發明機器。(出示課件句子:他想,要是有一臺機器能給郵票打孔,不是很好嗎?)
師:請你把自己當成阿切爾,讀讀他的想法,看誰讀得最像阿切爾。我請坐得最像科學家的小組讀。
12、師:多好的想法啊!阿切爾馬上就要開始行動了。(出示課文第四段最后幾句)。請同學們齊讀。(本篇課文其實是從分析兩個人物的個性特征來得出善于動腦、動手,做生活有心人的結論的。在這里由于時間關系,沒有進一步讓學生說說阿切爾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少問一句話,整課便失色不少。)
四、總結拓展
1、師:那現在你知道帶齒孔的郵票是怎么發明的了嗎?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出示填空課件)我來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把空填上嗎?(學生全部填對了,掌握了打孔機的發明歷程,但這只是初級目標)。
2、師:郵票打孔機到現在還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看來,發明創造真了不起,小小的郵票齒孔同樣閃耀著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