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會認生字“枚”、“裁”、“倫敦”,理解“倫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郵票齒孔的來歷,并能運用課文,語言進行轉述。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課前準備】
1、了解有關郵票的知識。
2、一張郵票,和一張無齒孔的郵票(自制)。
【教學過程】
一、簡介郵票,激qing引題
1、出示一枚郵票,同學們知道郵票的用途嗎?(用于寄信、欣賞、收藏……)。
2、聽說最早的郵票沒有周邊的齒孔。(點擊放大郵票的齒孔)今天我們就要來了解有關郵票齒孔的故事。(出示課題:郵票齒孔的故事,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范讀,讓學生邊聽邊思考剛才的問題。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難讀的多讀幾遍。
3、檢查:認讀字詞,(點擊出示詞語),了解“倫敦”、“裁開”、“倫敦”、“每枚”、“摸遍”、“撕開”、“小酒館”、“郵政部門”。
4、指名分節讀課文,正音。
三、再讀課文,感悟課文
1、出示課文插圖,仔細看圖,圖上他們分別是誰呢?(提示從姿態、動作分細來形容)
2、“那位先生為什么要用別針在郵票上刺小孔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用鉛筆劃出有關的句子,四人小組討論。
3、反饋討論:
第一節的最后一句:你能讀好這一句嗎?簡單評議,再指名,你們為什么找到這一句?
第二節的最后二句:指名回答,讀讀句子,分角色讀。評價中體會不方便。
4、那位先生為什么用別針在郵票上刺孔?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
5、師引讀第三節。
6、這時阿切爾干什么?抓住“吸引”,指導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阿切爾吸引住的神情、姿態。
如:探著頭,側著身舉著酒杯停在半空……
7、這時的阿切爾會想些什么呢?請學生揣摩阿切爾此時的心理。
8、讀課文第四小節,前3句重點讀好想的句子。
9、請學生撕一撕用阿切爾發明的打孔機打過孔的郵票,體會方便、容易。再讀讀課文。
10、現在你最想對自己說些什么?(只要作個有心人,發明就在你身邊。……)
四、轉述故事,語言訓練
阿切爾的發明很快傳遍了整個英國倫敦,也傳到那位先生的耳朵里,他聽了很興奮,沒想到阿切爾的發明在自己的身上受到啟示,家里人知道后,非要他講一講當時的情景。你會替那位先生說說當時酒館的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