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
一、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這是一個發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的發明故事。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帶齒孔郵票的發明經過,它還告訴我們,發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2)教學對象分析:
本班的學生在以前的語文教學中,一直把識字和朗讀放在第一位,有著較強的識字能力和扎實的朗讀基礎。在這一課教學中,學生能夠運用我們自創的識字方法很快掌握本課生字,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能夠感悟到帶齒孔的郵票發明的經過,并從中受到啟發。
二、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養成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四、設計思路
1、教法構想。我通過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創造貼近學生最近發展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實踐去探索、去體驗、去感悟。使學生的知識結構不斷地生成和完善,同時培養起探索的興趣和創新的意識。
2、學法指導。本課教學指導學生以讀為主,運用讀、想、議、動手實踐等方法進行學習。
五、教學實施
1、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搜集郵票,了解有關郵票的知識
(2)、生字卡片
(3)、白紙幾張、小刀、別針
2、課時安排:兩課時
3、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出示不帶齒孔的最早的郵票的圖片吸引學生
師:課前老師讓同學搜集郵票,今天老師也帶來了郵票。看,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郵票。
2、再出示帶齒孔的郵票
師:這是現在正在使用的郵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這兩枚郵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
師:是呀,你們可別小看這小小的齒孔,它的發明還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郵票齒孔的故事。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識記生字
1、請小朋友們自由放聲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問問下面的小魚。
2、識記生字。
(1)小黑板出示生字,請小朋友先把生字新詞讀給同桌的同學聽一聽,再集體交流,看看哪個小朋友讀得最好。
(2)生自由認讀,請一個同學領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