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郵票齒孔的故事》是二年級第四單元“用心思考,勇于創造”這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是圍繞動手和動腦來選編的,目的是通過一些發明、創造等的小故事,啟發學生養成動手動腦的好習慣。就《郵票齒孔的故事》這篇課文來說有兩個特點,一是生字數量多,但大多在生活中接觸過,二是故事通俗易懂,整合單元和課文的特點,這篇課文是一個發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的發明故事。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帶齒孔郵票的發明經過,他還告訴我們發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學情分析
這是一篇講述發明齒孔郵票故事的文章。學生對故事的內容很感興趣,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展開討論,從中獲得一定的啟發、感悟,而每個人的感悟會不盡相同,要鼓勵學生自由暢談自己的感受,并進一步激發學生不斷實踐的熱情,活躍思維,拓展思路。由于二年級的學生已基本掌握自主識字、寫字的方法,識字、寫字的教學可以根據學生的識字能力,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教師適時給予指導。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字,會寫“仍、使、便、英、式”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難點
1、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養成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的生字卡片、郵票的實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件出示 16、郵票齒孔的故事.ppt“黑便士” 郵票)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師:對,這是一張世界上最早的郵票。(板書:郵票)同學們看這張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側面像,面值是1便士,所以又叫“黑便士”。
2、(實物出示現在的郵票)下面請同學們看這張郵票,這是現在常用的郵票,請同學們比較這兩枚郵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
生:有小孔。
師:嗯,你們看得真仔細,形狀像牙齒一樣排列著的小孔就叫“齒孔”(師板書齒孔)請大家跟著老師讀。
3、別看這小小的郵票齒孔,它的發明還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呢!同學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是《郵票齒孔的故事》(師補充課題)。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學生交流)
2、恩,想知道的還真多,那就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讀這個有趣的小故事。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連成詞多讀幾遍,要把生字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并標出自然段序號。(學生讀,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3、檢查學生朗讀課文的情況,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學生交流)
師:看來同學們都能認真地讀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阿切爾發明了郵票打孔機的故事。了解了故事的大概內容之后,我們來看一下課文中的生字。
三、識記生字。
(一)出示生字詞(課件出示)
齒孔、英國、一枚、小刀、裁開、倫敦、
酒館、方便、撕開、研究、郵政、仍然
1、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一讀生字詞?
2、指名讀生字。
3、開火車讀生字詞。
4、全班齊讀
(二)去掉熟字讀生字(課件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