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和牧童》課堂教學實錄
生1: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面帶笑容地說。(和藹、溫和)
師:……就是很和藹。現在我是牧童,誰來讀戴嵩的話?
(生1讀)
師:太嚴肅了,誰再試試?
(生2讀)
師:很溫和,也很誠懇!大家一起當一回畫家吧?
(全班齊讀畫家的話)
師:那我就說說你的錯誤吧!
(出示牧童的話)
4、理解牧童的話。
師:誰抓住機會讀牧童的話?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戴嵩錯在哪里?
(一生讀牧童的話)
師:誰來匯報?
生1:兩牛相斗的時候,全身的力氣都用在角上,尾巴是翹不起來的。
生2:戴嵩畫的尾巴是翹起來的,所以錯了。
生3:牛在驅趕牛蠅,尾巴才會翹起來。
師:很有道理!再給你們一個難一點的題目,想挑戰嗎?
生:想!
師:牧童為什么能發現牛尾巴畫錯了?請大家再次默讀牧童的話,你一定會有新的收獲!
(生默讀牧童的話)
師: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誰來說?
生1:牧童整天和牛在一起,見過兩牛相斗的情形,戴嵩卻沒見過。
生2:可能見過了,但沒有看清楚。
生3:牧童很注意觀察周圍的事物。
(相機板書:觀察細致)
師:你們的發言很精彩!我突然想起一個人——駱賓王,他七歲寫下《詠鵝》這首流傳千古的名詩,鵝——
(師生齊背古詩《詠鵝》)
師:駱賓王把鵝描寫得那么傳神,靠的也是觀察。看來咱們也應該多留心身邊的事物。
5、感悟畫家和牧童的品質。
師:德國有一位哲學家叫歌德,他說過一句話,會讀書的人用兩只眼睛讀書,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紙的背面。我讀旁白,男生當畫家,女生當牧童,分角色讀對話,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畫家?
(男女生分角色讀)
生:我看到了一位謙虛的畫家。
生:我看到了一位能知錯改錯的畫家。
(相機板書:虛心)
師:是呀!大畫家多謙虛啊!他接受了牧童的建議,重新畫了一幅《斗牛圖》!這幅畫現在珍藏在中國臺灣的故宮博物院,這是我國歷史上現存最早的、最著名的《斗牛圖》。看到這幅畫,你想對牧童說什么?
生1:謝謝你!可愛的牧童。
生2:牧童,你可真勇敢!
生3:牧童,你敢向大畫家提意見,你真了不起!
(相機板書:勇敢)
師:這也正是畫家向牧童道謝的原因。(板書:道謝)
三、回歸整體,感悟品質。
師: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本,和他們一起演繹這個故事。旁白部分一起來,你當畫家,你當牧童,你當商人,你當教書先生。
(全班分角色讀全文)
四、拓展延伸、欣賞名畫。
師:戴嵩給我們留下了《斗牛圖》,許多著名畫家也給我們留下了絕妙之作。看!
(生欣賞名家名畫)
五、說說寫寫、思維訓練。
師:欣賞完他們的作品,咱們也來露一手。你能用這些詞說句子嗎?可以先說說這節課的情況。
(出示課后的“讀讀寫寫”)
生1:后面聽課的老師一會兒聽我們上課,一會兒記錄我們上課的表現。
生2:上課了,我們一會兒傾聽別人精彩的回答,一會兒繪聲繪色地朗讀課文。
生3:他的表演一結束,就博得陣陣熱烈的掌聲。
生4:少漳的字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來欣賞。
師:把你的句子寫下來,把字寫端正。
師:送大家八個字:頭正、身直、臂開、足平。
師:練字要練姿,提筆即是練字時。
師:這節課每個小朋友都有出色的表現,下面我帶你們到作業超市購物!
六、自選作業:
1、必選。
把課文朗讀給家人、鄰居、小朋友聽,并記錄他們的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