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的滅絕》教學設計
活動五:延續探究,提高認識,張揚個性。1、談話:在網絡中我們了解到恐龍雖然滅絕了,但和恐龍在同一時期生活的生物為什么卻能平安地生存下來?2、恐龍從盛極一時、稱霸地球到最后全部滅絕,對這樣一個事實,你有什么想法?3、為什么我們人類要保護好環境呢?小結:今天我們主要借助網絡查找資料初步研究了恐龍滅絕的原因,剛才大家提出的種種猜想,都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恐龍的滅絕仍是一個未解之謎,科學家至今還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力求找到科學的、令人信服的解釋。課后同學們還可以運用查找資料的方式繼續研究其他問題,通過寄信函或發電子郵件,以及瀏覽學校的主頁等方式與老師、同學聯系,在網上交流共享各自的研究成果。請學生寫一寫自己認為的“恐龍滅絕的原因”,將學生的學習引向課外。讓學生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之后,能繼續參與探究活動,尊重證據,能關注一些和恐龍進化有關的有趣問題。讓學生意識到探究學習的延續性,為學生的學習留有繼續研究的空間。作業:1、完成網站中設置的“小小練習”中的習題。 2、根據自己收集到的關于恐龍的資料,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恐龍,編一個關于恐龍滅絕的故事或繪制一本相關的連環畫冊。課后收集一些有關恐龍的資料、圖片,在教室的一角舉辦一個小型展覽。讓學生自由地相互交流思想,分享學習收獲,激發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附板書設計: 31、《恐龍的滅絕》 地球變寒冷————(降溫說) 行星撞地球————(撞擊說) 滅絕的原因 恐龍蛋被偷吃———(偷吃說) 流行傳染病————(傳染說) 只孵出雄性恐龍——(繁衍說)七、課后反思: 1、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網絡教學改變了學生以往的學習過程和方法,也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主體地位突顯了出來。教師不僅是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了他們通過教學網絡獲得信息、篩選信息、提取信息,這將使學生終身受益。 2、由于網絡具有強大的交互功能、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及便利的使用操作,有其他教育媒體不具備的獨特優勢,這樣就給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技術保障。 3、本課教學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強調個性化學習,引導學生合理地利用資源,開展主題探究。課前師生一起構建的學習網站,便是從學生認知水平及探究的主題出發,對信息進行了有效地歸類,為學生的探究學習做好了信息導航。 4、在實施過程中有不足之處,有待提高的: 學生方面:在課堂生生交往中,所有學生都應學會如何與同學合作,為趣味和快樂而競爭,自主地進行獨立學習。學生在網絡中查找與課文學習相關的資料時,應積極主動一些,這樣與課文緊密聯系的資料收集得越多,學習的興趣才會越大,才能有更高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之中。 教師方面:網絡條件下開放的語文課堂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網絡技術,諸如:網絡中相關知識的搜索、整理、儲存、傳輸等,教師要超前掌握先進的制作平臺工具,學習改造部分操作平臺,維護管理校園網,掌握主題知識庫的制作技術,班級、個人網頁的制作技術,以及使用bbs論壇、“疑難求助”、郵件發送等技術。教師要能夠自主搭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網站,設計各種拓寬學生知識面的網頁和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小小練習”等欄目,能夠即使了解和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探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