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
馬金納叔叔當時 (教師做使勁游泳的動作提示學生),他已經 (教師手指ppt課件上馬金納叔叔雙眼緊閉的神情提示學生)。
3、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拼命掙扎 筋疲力盡 絕望
a、同學們,你們什么時候拼命掙扎過呢?(勾起學生對生活實際的回憶,理解“拼命掙扎”。)
b、你們有過筋疲力盡的感受嗎?(對說得好的同學掌聲鼓勵。表達不夠準確的地方加以引導。)
c、教師引領學生理解“絕望”
師:正因為這樣,馬金納叔叔絕望了,他認為沒有活下來的 了。(引領學生說出希望,從而理解絕望。)
4、指導朗讀
過渡: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讀出馬金納叔叔的絕望,好嗎?(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激勵性評價。)
5、體會小姑娘的表現
過渡:此時此刻,所有的遇難者都面臨著這些困難,大多數人都像馬金納一樣開始絕望了。然而有一位不滿十歲的小姑娘卻沒有絕望,她樂觀地面對茫茫大海、面對黑暗、面對寒冷、面對一切困難,她在干什么呢?(唱歌)
a、她是怎樣地唱歌呢?請同學們在課文中畫出相關的語句,同桌互相讀一讀。
b、讀中感悟(ppt課件展示)
同學們和老師找的一樣嗎?誰能伴著這海浪聲把這句話讀得抑揚頓挫?(播放配樂《海浪聲》)
(先請一位積極舉手的同學讀,其他同學當評委評一評。對既指出優點又能指出缺點的同學鄭重地提出表揚,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并讓該同學克服掉第一個同學的缺點來讀這句話,再讓學生評價,指導學生提高朗讀水平。)
c、現在老師要做個采訪活動,誰有精神,老師就采訪他。(適時組織教學)
你游泳時被水嗆了是什么感覺?(為理解小姑娘要做到“一次又一次、冒、抹一抹、又唱”是需要足夠的勇氣的做好鋪墊。)
d、那么,小姑娘一次又一次地被海水嗆著,她卻堅持唱歌,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學生談感受)
6、馬金納叔叔聽到這斷斷續續的歌聲后,有什么變化呢?(ppt課件展示)
a、齊讀重點句。
b、你覺得還有哪個詞可以代替“頓時”呢?(用近義詞替換的方式理解“頓時”。)
四、想象說話,感悟歌聲
過渡:同學們,當時很多落難的人像馬金納叔叔一樣,聽到歌聲后朝著小姑娘聚攏過來了。想一想,落難的人們聽到歌聲會想些什么?四人一個小組討論,記住,認真聽別人的意見對你會有很大的幫助。開始吧!
1、學生分組討論。
2、學生代表發言。(對說得好的組給予掌聲鼓勵。)
3、由此可見,小姑娘的歌聲帶給落難的人們是什么呢?(板書勇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