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宀、穴”部識字教學設計與點評
洞穴、窯洞、窟窿、鳥窩、窗簾、竅門
火災、安寧、寬敞、突然、逃竄、狹窄
(1)點擊你學會的生字。
(2)領著同學們讀一讀,組一組詞。
(3)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四)指導書寫生字
1.觀察“室、客、穴、寧”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是橫中線、豎中線和中心點上的筆畫)。思考哪些筆畫最容易寫錯。
2.討論筆畫、筆順并書空。教師范寫。
“室”字在寫的時候不要丟掉點。最后一筆橫要寫得與寶蓋兒一樣寬。
3.獨立練習寫。教師巡視指導。
(五)作業設計
找一找,生活中有什么東西寫出來帶寶蓋頭、穴字頭。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編兒歌對二年級學生難度太大,學生更喜歡按自己的想法編各種故事識字,怎樣處理這一矛盾,有待進一步分析。
〖案例點評〗
“學生在走進教室前,并不是一無所知的,他們帶著自己的經驗世界、情感意志等前理解的一些東西走入課堂,我們的教學應該充分重視學生的前理解的內容,在學生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所施行的教學才是最有效的教學,也是最令學生歡迎的教學!北菊n的教學設計,就是充分尊重了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以此為基礎,貫穿自己的教學意圖,以完成預設的教學任務。對于“家”這樣的漢字,學生早就應該會認了,因為,身處于信息社會,學生學習識記漢字的機會無處不在.像這類漢字,學生耳濡目染,對于字的意義及結構已有一定的了解,教師在組織教學時,讓學生猜測“家”字的結構為什么是這樣的,它究竟有什么意義,引導學生從字形的組合上去意會。因為這個字本身就是一個會意字,通過字形的組合,可以悟出字的內在含義,這其實是一種識字方法的教學與引導。以此為例,再引導學生在一組以“宀” 偏旁的漢字里尋找規律,找出相同點,摸索與體悟識記的方法,提高識記漢字的效率。
學習是個體化的行為,但如果純粹地進行個體化學習,獲得的只是個性化的解讀,有些時候這種解讀會有失偏頗。因而,我們也要重視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性學習,在小組合作的學習過程中,加強信息的交流與共享,在一定規則的約束下,充分發表意見,傾聽他人的學習體會,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培養良好習慣,以分析批判的思路,綜合意見,獲得一個全方位立體的信息網絡,優化自身的認知行為。新課標特別提倡小組式學習,推行相對于傳統的純接受型學習方式的變革。本設計有一個較為鮮明的特點,就是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活動,小組內的每個成員都有明確的分工:活動組織者、記錄員、噪聲控制員、聯絡員,各司其職,在基本規范的框架內,每位組員充分參與,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在熱烈的討論中,每位組員都會積極地說出自己的觀點,集合成集體的智慧,在班級交流過程中,讓小組有價值的信息在更大范圍內傳播。作為小組討論的延伸活動,評出了識字小能手,并鼓勵大家去挑戰識字小能手,競賽性的活動激發起學生更為強烈的參與愿望。教學不是告訴,而是一種全身心參與過程中的自悟自得。這一點,教學設計中體現得較為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