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1》教學設計
春節到了,我祝哥哥姐姐: 。
春節到了,我祝 : 。
再次讀好:拜年
3.小朋友們,除了吃餃子和拜年,你們還知道過春節有哪些風俗習慣嗎?
出示圖片,
練習說話:春節真熱鬧呀!人們有的( ),有的( ),有的( ) ……
【設計意圖:拓展練習是檢查學生學習情況、鞏固知識、遷移運用、培養興趣的最好方法。讓學生從識字、朗讀、積累到傾吐運用,發展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語文實踐能力,滿足了學生的發展需求。】
4.讓我們開開心心讀好第一組詞語,讀出熱鬧喜慶的氣氛來。
(二)學習第二組詞串
1.小朋友們,當你們開開心心過年的時候,當你們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喜氣洋洋地吃著年夜飯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呀!多少革命先烈為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獻出了他們的寶貴生命。(出示圖片)師簡單介紹
2. 小朋友們,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可千萬不能忘記他們呀!
3.所以每年的清明節,人們都會到紀念碑前為烈士們掃墓。
出示:清明 掃墓(讓我們讀出對先烈們的崇敬、懷念之情)
除了為烈士們掃墓,清明節我們還會為已經去世的親人掃墓,讓我們帶著對去世親人的哀思再讀好這兩個詞。清明節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日子,有一首古詩就把這種傷感的情緒表達得淋漓盡致。出示:《清明》 指名讀,齊讀。
【設計意圖:如何在語文課堂中滲透人文教育,這是語文教育的一大課題。本課中,為了使學生更深地了解清明節這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我通過看圖、朗誦的形式,讓學生的心靈受到感染,情感得到升華。】
4.不過,清明節并不總那么憂愁,4月份正是春光明媚,萬物復蘇,草長鶯飛的時節,出示圖片,這么美的季節,你們都想做些什么呀?對,清明節到郊外走走,活動活動身體,這就叫:踏青,讀好詞
5.讓我們把這一組詞語連起來讀一讀。
四.鞏固練習,靈活運用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老師要來考考大家學得怎么樣了?
出示填空:
1、春節到了,家家戶戶吃_____,還相互去_____。
2、清明節,人們到郊外去_____ 、 _____ 。
齊讀
【設計意圖:課堂小結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小結與學生一起回顧新知識,加強學生的記憶,鞏固新知識,提高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并使教學內容系統連貫和相對完整。】
五.識記生字,感悟底蘊
餃、拜
(一)再讀生字,理解字義
1.指名讀生字,齊讀
2.擴詞
(二)分析字形,感悟底蘊
餃:吃餃子,交好運。
拜:兩手合一
【設計意圖:中國的漢字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在生字教學中不光讓學生識字、寫字,更要讓學生更深一步地了解漢字,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