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教案練習5
過渡:標點符號雖然是那么一些小小的不起眼的東西,但它的作用真是了不得。就像我們平時看的電影,也是因為用好了標點符號,才會有那么精彩的對話。今天讓我們也來學做配音演員,給下面這段無聲電影配配音。
1.放無聲電影,學生初步感知。
2.學生自由讀書上父子倆的對話,不認識的字可查字典,再結合自己的理解給對話加上標點。
3.師生共同校對。(用舉牌的方式。)
4.對有爭議的地方進行討論。
如:這節電池沒電了,我把它扔了吧。“扔了吧”后面既可以是句號也可以是問號。用句號表示一句話說完,用問號表示征求別人的意見。
再如:不能扔,亂扔電池危害可大啦!“不能扔”后面可以是逗號表示停頓,也可以是感嘆號表示一種命令。在這里可進一步向學生介紹廢電池的危害,樹立學生環保的意識。
5.學生合作分角色練習對話。
6。指名一組學生給無聲電影配音,師生評議后再進行配音練習。
7.小結:標點符號的小世界,我們只是打開了一扇小小的窗戶,相信小朋友在今后會更好地運用標點符號,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n程標準認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該是語文實踐。”讓學生課前在生活中尋找類似于標點符號的事物,并畫一畫,體現了語文與其他學科的相融,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獲得了語文學習的無窮樂趣。
單純的標點符號教學是枯燥的,但如果讓它在學生熟悉的自然世界里多姿多彩地呈現出來,學生會感到新奇有趣,情緒會因此高漲起來,學習的主動性會被激發出來。他們懷著濃厚的興趣,帶看飽滿的感情,走進畫面,進一步去感受自然的奇妙,也進一步加深對標點符號形的認識。
動態的畫面、卡通的形象、生動的自述極大地調動了學生愉悅的感受,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更讓學生清楚地了解了四種標點符號的作用和寫法。
游戲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猜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隱性評價的過程。而小組合作讓學生的學習從封閉走向開放,學生之間懂得溝通、共事,樂于相互切磋。提供充裕的時間讓每個人都成為討論交流的積極參與者,引導他們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并作出自己的判斷和評價。
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充分發揮學生善于表現自己的特點,用給“無聲電影”配音的方式,讓學生在表演中進一步體會到標點符號的用法。表演時學生盡可能加入自己獨特的理解、投入自己真切的情感,在不知不覺中語感得到了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