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6》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詞串識字,快樂學習——《識字6》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識字 6》是小學語文蘇教版第三冊的一篇詞串,介紹了祖國大地不同地頗具特色的風情。這些“詞串”組成的韻語,有詩歌的韻味,有散文的意境,有圖畫的色彩,有樂曲的旋律,內涵豐富,讀起來押韻上口、富有情趣。課文配有四幅描述各地風景特色的情景圖,在圖文對照中識字、誦讀,在識字與認識事物相結合的同時,相機進行說話練習,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受到美的熏陶,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
教學目標:
1、能有順序的觀察圖畫,認識圖上描繪的事物。憑借圖畫理解詞語。
2、 解祖國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觀,體會祖國大地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3、學會部分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確、規范地書寫。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引發興趣:
1、(出示中國地圖)小朋友,你認識這幅圖嗎?
2、告訴大家,你去過祖國的哪些地方?是怎么去的?
3、我們的祖國可大啦,那你想不想看看祖國各地不同的景色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識字6
[教學設想:“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起始階段,設計從學生們很感興趣的“旅游”話題談起,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為下面教學的順利展開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二、指導看圖,整體感知:
1、出示圖1:(1)你看到了什么?相機出示詞語駿馬秋風塞北
(2)這些景物在什么地方呢?那你知道塞北指哪些地方嗎?
媒體出示地圖:老師告訴大家,長城北面這一帶我們都稱為塞北。
2、讓我們乘上飛機往南走,來到江南。
出示圖2:(1)你看到了什么?相機出示詞語:江南 春雨 杏花
(2)我們這兒就是江南水鄉。
3、離開江南水鄉,來到祖國的最南端。
出示圖3:(1)你看到了什么?相機出示詞語:椰樹 驕陽 海島
(2)椰樹生長在什么地方呀?你了解海島嗎?給大家介紹介紹吧
4、讓我們繼續西行。
出示圖4:(1)什么吸引了你?相機出示詞語:冰雪 牦牛 高原
(2)你認識這種動物嗎?誰來介紹一下?
5、小結:剛剛我們去了祖國的塞北、江南、海島和高原這四個地方,看到了四地不
同的特有的景物。
[教學設想:充分發揮了多媒體課件直觀、生動的優勢,出示中國地圖和四地風景圖,
創設學生喜歡的旅游情境,感知四處風景的大約地理位置,欣賞四地不同的自然景色,
刺激學生的感官,不斷加深學生們對四地不同的自然景色的印象。]
三、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作者叔叔把小朋友看到的這些景物都寫在了識字6中。快打開書本,大聲地讀讀課文。
2、小朋友讀的可認真了。誰愿意大聲地讀你喜歡的那組詞語?其他同學來當評委,仔細聽一聽,他有沒有讀準字音?
3、小朋友一個比一個讀的好,來,我們一起讀一讀。
4、請你再讀讀課文,你能發現什么規律嗎?可以和你的同桌討論一下。
誰先來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5、小結:小朋友很會找規律。是的,第三列的詞都是指一個地方,第一列的詞是這個地方特有的景物,第二列的詞是都是表示季節的詞語。
[教學設想: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教師巡視,輔導一些讀書稍差的學生。然后,讓學生挑選自己最喜歡的詞串來讀一讀,相機正音,表揚讀準音、讀通句的同學。尋找詞串的規律,初步感知詞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