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分析(三)
五、在識字要求的把握上,教師要盡量避免走入三個誤區。
第一,切莫忽視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從而對所有學生做統一的要求和對待。一篇課文的十幾個生字,不一定要等到全班同學都過關以后再學習下一篇課文。漢字學習是一個反復的、長期的過程,因此準許學生一定的時間以內在識字數量、識字能力上存在差異。要允許有慢生,在大多數學生掌握了就往下進行,但這不等于放棄,因為識字是一個過程。
第二,教師不要用記單字的形式來檢查學生,如有的教師拿來不帶拼音的字表一個個讓孩子去指認。這是不合適的。使學生更多地識字的主要目的是便于他們盡早進入閱讀階段,從而培養語文學習的樂趣和閱讀能力。因此,學生能夠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即達到了識字教學的要求,這里所說的語言環境包括含有生字的詞語、句子或是整段的文章。請老師把握好這一要求:學生能在小短文里會認就行了。
第三,本冊單編的8課識字課,在教學時應注意把握重點,不需要過細地去分析那些識字課中的小短文,有的還強求學生都得背下來。對于短文的處理,要求是“能讀就行”,借助拼音讀正確、讀流利就行了,如果學生有問題不明白,教師可適當講解,但不宜過細分析。
寫字方面:
本冊書要求會寫350個生字。
★一年級寫字教學的重點:打好筆畫、筆順的基礎。
★二年級寫字教學的重點:提高寫字質量,要從字的間架結構方面多作指導。
1、要加強個別生字的書寫指導。
教材中每一課要求寫的幾個字在結構上都有一定的規律,在筆畫或筆順上有某些共同點,這樣的字叫做典型字。比如,同屬于左右結構、上下結構或者是偏旁相同。其中有的是本課新認識的字,有的是以前認識并在本課課文中出現的字。這樣的設計,便于學生感悟和教師的指導,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供了適宜的平臺。如識字一中:“宜”“實”都是寶蓋頭,這樣的字在寫的時候有什么特點呢,應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把寫這類字的方法教給學生,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比如28課《淺水洼里的小魚》中8個要寫的字中有四個左右結構的字,結構特點都是左窄右寬,教學時就要“精講解,多示范,先描紅,后臨寫”,指導學生把字寫正確,寫好看。可以抓住難點作少而精的講解,如“久”字的撇捺要伸展開,“腰”字中月字旁的撇、“被”中“皮”的撇要寫成豎撇,獨體字要重點指導關鍵筆畫和筆順,合體字要注意各部分間的禮讓關系。要在學生觀察老師書寫的過程中感悟字的間架結構、筆順規則、運筆方法。臨寫時要做到一看二寫三對照。寫前看清范字,臨寫時要一氣呵成,寫完之后再回頭看看范字,對照一下哪兒寫的好,哪兒寫得不好,發現問題并找到原因,寫下一個字的時候力求改進。
總之,識字、寫字教學只要抓住了重點,就可以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老師們還要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如,識字、寫字之前,找出自己認為難識、難寫的字。通過合作學習、交流討論,使學生逐漸形成獨立識字和寫字的能力與習慣。另外,還要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二)閱讀教學(內容較多,最后講)
(三)口語交際、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因為教學時間緊張、對口語交際的認識不夠或為考試而教學的觀念還沒有改變過來而擠掉了口語交際的時間,為了學生的全面、長遠的發展目標打算,老師們都應該重視口語交際課。不一定非得等到該上課的時候再進行,老師們完全可以根據教學進度、學生的實際情況、單元的整體安排靈活掌握教學時間和內容,可以對書上的內容進行調整,可以提前進行,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好零星的時間、突發的事件及時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大膽的與人進行口語交際,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