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分析(三)
建議:
1、在部分口語交際教學之前,要提早布置準備工作。比如,語文園地三中的口語交際——我們去“旅游”,要求學生要組成“旅游團”,輪流當“導游”,給大家介紹自己知道的風景名勝。“游客”可以隨時向“導游”提問題,“導游”要耐心解答。這次的口語交際就需要提前布置學生(獨立或合作)通過各種途徑廣泛搜集各地風景名勝的資料,并加以整理。比如,資料歸類,圖片剪貼,寫廣告詞、解說詞。等等。
2口語交際是“口語”的交際,而非“書面語”的交際,核心在于“交際”。
有的老師認為口語交際課就是口頭作文課,結果把口語交際課上成了口頭作文課。實際上,這些老師忽略了口語交際課的核心——交際。既是交際,就需要多向的交流,是在真實的交際狀態下發展聽和說的能力,所有的口語交際,都直接指向交際的目的。要想成功交際,還要考慮交際對象,考慮語言環境,如身份、場合、時機。比如,有的學生表達能力很強,認識事物也很深刻,但在表達觀點時過于爭強好勝,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傷害了別人的情感,別人都不能接受她的觀點,她也不能很好的完成交際任務。還有的學生不善于靜心聽取別人的觀點,而一味地表現自己,這些都需要在口語交際課上很好的培養。
3、創設適合的交際環境。
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情境”是口語交際教案設計的第一元素,是打開口語交際大門的“鑰匙”,我們備課的首要任務就要創設適合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進入角色,有話可說。沒有情境,口語交際課的確難以為繼。有人說“情境創設成功了,口語交際課也成功了一半。”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怎樣創設情境?以第一單元的《秋游》為例,我們可以創設多重情境:用多媒體手段,創設秋天美麗的情境,激發學生向往秋游的情感;創設班內有意見分歧的具體情境(如學生選定的某個秋游地方,一些人去過,而一些人沒有去過;一些人贊成去這個地方,而另一些人不贊成。我們秋游選擇走什么地方?理由是什么?);可以創設說服老師的比賽活動情境(假如老師不同意我們選擇的地點,理由可能是什么,我們怎樣說服老師。比一比,看誰最會說服他人);圍繞秋游又可以創設秋游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具體討論解決辦法等。
4正確處理口語交際課中的師生關系。
在交際過程當中,教師應該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為學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對象,同時關注交流的狀態,對交際的過程予以調控,形成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教師還要善于發現學生交流過程當中富有創意、充滿童趣的精彩語言,當然也要注意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對于前者,要給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際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對于后者,教師則應在適當的時間予以糾正,切忌在學生的交流過程中點撥糾正,以免打斷交際進程,影響學生的情緒和交際的順利進行。
這里有一點需要老師們注意:很多時候,老師的包辦代替影響了學生間的互動。比如,當學生講述完畢,老師就會提出:“有誰想向他提問題?”有學生提出問題后,老師又會轉述:“你怎么回答他的問題?”老師把雙邊關系變成了多邊關系,一切交際都要在老師這里中轉,使得交際效果大大折扣。其實學生講述以后,完全可以自己請同學提出問題,并選擇幾個問題進行解答,使口語交際課成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有目的、有層次的口語交流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