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分析(五)
(二)閱讀。
教學目標: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 、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二下教材中有明確的學習默讀的要求)
4、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5、 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6、 閱讀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
7、 誦讀兒歌、童謠和淺顯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8、 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9、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首(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
10、 喜愛圖書,愛護圖書。
● 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一是朗讀訓練,二是培養學生初步的閱讀能力,即了解詞句意思的能力。
建議:
一、正確劃分課時
如:課例一《小柳樹和小棗樹》片段
1、 開課即交代:“今天繼續學習有趣的童話故事,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認識了一些生字詞,看,這些詞語朋友又來和大家見面了!”這樣單刀直入式的開課形式,雖簡單,卻很自然地導入到了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使聽課者很清楚地了解這節課是第幾課時,上節課完成了那些教學任務,這節課要做什么。簡潔明快。所以結合這個片段,我想說,閱讀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正確劃分課時,準確落實教學目標;在以往聽課過程中,發現很多老師課時劃分不明確,沒有將整課書的教學目標有效地落實到每一節課中去。本次視導,希望上課老師能提前給我一份教案,每課時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
二、遵循語文教學規律,設計教學流程;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自身的規律,語文學科最基本應遵循從“整體——局部——整體”的規律來設計教學流程。
《北京》:
整體感知:自由讀課文,想一想:北京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用書中一句話來說一說。(生:第一段——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最后一段——北京真美。。
深入局部:默讀批畫2-4:從哪兒感受到美麗?交流
回歸整體:北京有 ,有 ,還有 。北京真 !結合全文談。
全篇課文需要遵循“整體局部整體”的規律,對于一些重點段落也應注意按照這一規律來設計。
如《北京》重點段落第二段教學:
【整體感知:了解寫了什么】:默讀二段,數一數共有幾句話,介紹了哪兒的景象,圈在書上。
(3句話,介紹了“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景象。)
*意圖:學生整體感知這一段的三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深入局部,逐句學習三句話】:
第一句:天安門在北京城的中央,紅墻、黃瓦,又莊嚴,又美麗。
(1)自讀,初步感悟。
(2)指讀,明確:天安門在哪兒,什么樣,誰清楚地告訴大家。(讓學生明白這句話重點寫的是天安門的位置及樣子,寫了什么,這是第一層次,學生一讀就懂,不必在此層面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