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游(蘇教版二語上第二單元教案)
教材分析 蘇教版小語教材第三冊的第一篇課文《秋游》語言生動形象,讀起來給人一種“詩畫合一,身臨其境”的美感。其中第二、三、四自然段重點描繪了秋游時天空、農田以及同學們游玩時歡快的情形,勾勒出了令人神往的優美景圖,因此,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進一步理解這些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便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進一步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3.了解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以及給人帶來的歡樂,培養學生欣賞美的健康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課前準備 1.觀察實踐:組織學生到野外進行一次秋游。 2.教學用具:cai課件 三、教學設計 (一)導人新課。 1、課前播放有關夕陽的影像資料。 2、一曲動聽的音樂,將我們帶人了美麗的秋天。前幾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到外面盡情地玩了一番, 誰能給我們說說你印象最深、覺得最美的地方是什么樣的? 3、學生談見聞和感受。 4、進入新課,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檢查學生課前實踐觀察時收集到的信息并進行交流,以學定教,自然導入課題,不僅激發了他們觀察生活的興趣,還把語文和生活結合起來,非常自然地進入了新課的學習,讓學生對課文所描述的內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檢查復習。 1、游戲:摘云朵 2、合作復習 3、開火車讀生字 4、看錄像,聽范讀 5、讀自己最喜歡的課文段落。 [設計意圖:把每一個生字的字音讀準,這是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第一步。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在游戲中進行復習鞏固,孩子們學得開心,調動了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范讀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學生通過細看錄像中的景象,靜聽課文的范讀,能清晰地掌握每個自然段所描繪的情景,為他們的自主學習提供“拐杖”。] (三)有感情地朗讀,激活畫面。 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1老師也非常喜歡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注意聽老師讀,待會兒請同學們給我評評? 2、師生評價。 3、輕聲讀讀這段中你最喜歡的一個句子,聲音輕些,速度慢一些,看看你還能想像到些什么? 4、指導朗讀。 a: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 師:讀這句時,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天是藍藍的,大大的。換詞一望無垠、無邊無際…… 師:全班同學一齊讀讀這句話。 b:幾朵白云有時像一群白兔,有時像幾只綿羊。 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云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可好玩了。 5、美美地把這一段課文讀讀。 【設計意圖: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生情感外顯的特殊形式。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我們不但要讓孩子們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重視在學習過程中觀察、聯想、發現和創造等多種能力的培養,更要引導他們讀得有滋有味,真切地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語言、想象、朗讀把這種語言文字的感情表達出來。】 自學第三、四自然段。 1、引導:讓你用彩筆來畫農田,你準備用幾種顏色? 讀書——找句子——說話——補充內容 板書:黃——稻子 紅——高梁 白——棉花 紫—— 綠—— 黑—— 2、那么美的景色,這么美的課文,你還有別的方法把課文讀得更生動,學得更有趣嗎? 3、學生反饋。 4、創造方法,合作學習。 5、展示成果。 6、結合插圖有感情朗讀第三、四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