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想象的翅膀(精選4篇)
放飛想象的翅膀 篇1
活動目標:
⒈通過辯論、表演等形式,引導學生復述課文,深化認識。(喜愛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
⒉活躍思維、豐富想象,續編故事,培養求異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活動準備:
⒈有關“動物王國”課件。
⒉小鷹、狼、小羊、狐貍、烏鴉等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⒈同學們喜歡小動物嗎?現在老師就帶大家到神奇的動物王國去。
⒉(導游)動物王國今天可熱鬧了,聽說小朋友們要來,瞧!一大早,它們就興沖沖地趕來了。
⒊播放“動物王國”課件,有本單元學習的小鷹、狼、狐貍、烏鴉等動物。
二、矛盾激“憤”,引辨。(復述課文)
⒈來到了動物王國,見到了許多老朋友,你想對他們說什么?
⒉部分同學戴“狐貍”等小動物頭飾上。
⒊學生盡情發言,把對小動物的看法當面說出。
(有的批評、指責狼和狐貍;有的關切地問小羊“狼又欺侮你了嗎?”并給他出意;有的教育小鷹不要太驕傲了……)
⒋激“憤”引辯。
⑴師:狐貍,為什么大家對你有那么多意見?
⑵狐貍(笑):老師您別聽他們瞎說,不就是昨天烏鴉“給”了我一塊肉嘛!(制造矛盾)
⑶圍繞“給”——“騙”辯論。
抓住辯論的契機,引導全體學生表演,復述課文。(重點把握三次騙的神態“眼珠一轉、賠著笑臉、搖搖尾巴”)
⑷表演:“狐貍”和“烏鴉”再現騙肉場景。
⒌討論、明理。
⑴明明是“騙”,偏偏要說成“給”,你認為狐貍有什么特點?(如:狐貍太狡猾了。)
⑵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愛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
⑶學名言,深化認識。
閃光的東西并不都是金子,動聽的語言并不都是好話。
——莎士比亞
三、想像放飛,引“異”(續編故事)
(師)愛聽奉承話的烏鴉上當受騙了,它能否接受教訓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動作演示),到奇妙的未來世界去。
⒈出示:第二天,烏鴉又找到了一塊肉,碰巧又被狐貍看到了……
⒉議議、想想,會出現什么情況?
(答案基本有兩種①烏鴉再次被騙②烏鴉沒上當)
⒊小組活動,如若再次騙肉成功,狐貍會怎么說,再次體會狐貍的狡猾。
如果讓你去幫烏鴉,你會出什么主意?
⒋演狐貍和烏鴉的同學到同學中去取經。
改變稱呼“烏鴉大嬸、烏鴉大嫂、烏鴉小姐”變花樣贊美→烏鴉再次上當。
⒌看來,烏鴉還應再動腦筋,孫老師這兒還有一句“名言”要送給小烏鴉和同學們。
⑴遇事多動小腦瓜,想辦法、勤思考,優秀少年頂呱呱!
⑵和上句名言比較,找出缺少了什么?(名人)
⑶猜猜看,名人是誰?(引出偉大的小學教師孫老師。既可以活躍氣氛,又能考察學生的知識積累情況,如很多學生說出了馬克思、毛澤東、艾青等人物)
⑷老師把這句名言送給你,你能學名言的方式自編名言送給這些小動物嗎?(達到訓練語言、活躍思維的目的)
⑸學生討論、發言,注意“名言”要簡潔,要有針對性。(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學無止境、一往無前——送給小鷹……)
⒍現在,就讓我們開動小腦瓜,幫幫烏鴉吧。
⒎學生討論、發言,注意正面引導,并引導學生發散、求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四、自選作業 ,引“趣”。(才藝展示)
⒈參加了這次活動,你還有什么想法,你還想干點什么,趕快開始吧!
⒉(播放輕音樂)學生自由活動,(可自主也可團體活動)教師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去。
活動方式有:繪畫、講故事、編兒歌、捏橡皮泥等,反映狐貍和烏鴉的故事,或其它相關動物的情況。
⒊活動成果展示。
五、宣布活動結束。
◆[2004-04-27]
放飛想象的翅膀 篇2
【有關背景】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四季詩歌。通過對春天的春草、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征。詩歌采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瑯瑯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和想象。通過讀課文使學生知道一年有四季及了解四季的特征,并且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教學中如何從一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入手,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體現形式和內容的直觀性、形象性,創設情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以《四季》一詩為例。
【案例】
一、看圖激趣,引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幅美麗的圖畫,大家想看一看嗎?(課件出示四季圖,學生欣賞。)
師:這幾幅圖美嗎?
生:美。
師:你知道這幾幅圖分別是什么季節嗎?
生:它們分別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師:你喜歡哪一個季節,你能說出它的特點嗎?
生:我喜歡春天,春天小雨下了,小草發芽了。
生:我喜歡秋天,秋天樹葉變黃了。
生:我喜歡夏天,夏天天氣很熱,小朋友都去游泳了。
師:每個季節都有各自的景色特點,都很美。(教師概說四季的特點)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四季,去欣賞四季的美麗景色吧!(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 ,整體認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復習生字詞,出示詞語大轉盤,學生認讀詞語。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師:請小朋友同桌再讀課文,互相比一比,誰讀得好,讀完后數一數課文有幾個小節。
(學生同桌讀,互相比一比)
師:每個小節分別講了什么季節呢?請四人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美美地讀一讀,說一說自己讀了這個小節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匯報
(以下的交流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隨機選擇相應的小節進行討論、交流。)
1、第一小節
生:我喜歡春天,我知道春天小草發芽了,草芽尖尖的。教師出示課件春景圖,讓學生指一指草芽在哪里。
四人小組朗讀該小節。
師:春天到了,大地還有什么變化?你從哪里找到春天?(播放課件“走進春天”,學生欣賞,進一步感受春天的美麗。)
生:春天小草發芽了,我從這里知道春天來了。
生:春雨下了,小鳥飛來了。
生:大地全是一片綠綠的,五顏六色的鮮花開放了。
師:(播放鳥叫聲)聽!這是什么聲音?小鳥飛來了,它邀請小朋友一起跟它唱歌一起去尋找春天呢!
全班演唱《滴瀝滴瀝》,邊唱邊跳,學生興致很高,情緒很激昂,覺得自己正和小鳥一起去尋找春天呢!
師:聽著音樂,唱著歌曲,你想到了什么?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么樣的畫面?
生:我好像和小鳥一起飛到了森林里,看到了紅的花綠的樹。
生:我好像聽到了春雨沙沙的聲音。
生:我聽到小黃鸝在唱歌,它好像在對我們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生:……
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打開思維的大門,描繪出五彩繽紛的春天。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你能像老師一樣讀嗎?(配樂朗讀課文,邊讀邊配上動作)
播放音樂,分組嘗試讀──其他小組評價──指名范讀,模仿──全班一起讀一讀
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配樂讀、做動作讀,既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音樂美感。
師:小朋友都讀得很好,讓老師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春天來了,小草發芽了,樹芽兒綠了,可愛的小鳥在天空唧唧喳喳地唱起了歡樂的春之歌,春天是富有生命和活力的季節,除了喜歡綠色的春天外,你們還喜歡哪個季節?
2、第二小節
讓喜歡這一小節的同學談談自己的理解。
說說夏天有趣的事。
播放課件“夏天多美”,進一步感受夏天的美麗。
指導朗讀,邊讀邊配上動作。(四人小組讀、個人讀、師生合作讀、齊讀。)
3、第三小節
讓喜歡這一小節的同學談談自己的理解。
出示圖片讓學生模仿彎彎的谷穗,鞠一個躬。
說說你從哪些地方找到秋天?
播放課件“金色的秋天”,讓學生再次感受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
請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讓大家感受秋天的美麗。
4、第四小節
讓學生模仿雪人挺肚子的動作,感受雪人的頑皮可愛。
說說冬天里有趣的事。
播放課件“可愛的冬天”。
指導朗讀,邊讀邊配上動作。(四人小組讀、個人讀、師生合作讀、齊讀。)
四、小結
1、全班齊讀課文,邊讀邊配上動作。
2、師小結: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四季,欣賞了四季美麗的景色,學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五、實踐活動
分角色朗讀課文,戴頭飾扮演。
六、指導背誦,練習背誦
指導背誦,多種形式練習背誦。(個人背、同位互背、師生合作背誦等。)
七、拓展
學習完課文后,你心目中的四季是怎樣的呢?你能用手中的彩筆畫出來嗎?播放音樂,學生畫畫。
【討論】
1、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情景讓學生感受美?
2、如何創設情景,放飛學生的想象思維?
【評析】
每天走進課室,就會感覺到一股勃勃生機,眼前是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學生,他們是蘊涵著智慧,洋溢著情感,活生生的人。他們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和求知欲,富有情感,充滿活力與主動性。在教學中如何體現美,如何給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缺乏美感的教學,便成了沒有色彩沒有生氣、沒有情趣的單純的活動。學生生來具有的審美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就不能產生愉悅的情緒,就沒有產生主動投入教學過程的“力”,教學的主體性就不能體現。教師要在教學境界中追求美,要通過教學手段給學生以美的感受,讓學生能看得見、聽得見、摸得著,從而產生一種愉悅之感。
情景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若運用得好,學生猶如置身其境。這樣不但可以激發興趣,而且可以活躍思維。在上面的課例中,因為孩子們喜歡唱、喜歡跳、喜歡動手,因此,讓孩子們一邊聽音樂,一邊配動作朗讀詩歌,感受春天的景色,多美呀!通過音樂激起學生的共鳴,想象自己正和小鳥一起去尋找春天,飛翔在森林中、田野上,是多么自由自在,多么愉快。配動作朗讀、戴頭飾扮演朗讀比賽,激發學生人人想參與,人人想表現自己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輕松愉快。這也給了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充分自我展示,自我評價,自我完善。通過四人小組的討論,學生在匯報學習中,相互傾聽小伙伴的發言,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發現。在這經常的相互交流、相互補充中,體驗到合作的快樂,合作的重要,有效地培養了合作精神和共同探究的精神。在本課的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通過觀察、欣賞四季的圖畫和電腦課件,演唱《滴瀝滴瀝》及到大自然中尋找四季,用彩筆描畫四季,為學生創設了極佳的學習環境,帶領學生進入美麗的四季。教師兒童化的語言、歌曲、課件生動美麗的畫面,為學生營造了寬松、快樂、平等、和諧、自主的學習氛圍。教師重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背誦,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學習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生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放飛想象的翅膀 篇3
想象是學生創造力的萌芽,或者說在一定程度上,想象就是創造。想象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年齡特點。兒童是富于想象的,有人說:“童年是一場夢,少年是一幅畫,青年是一首詩”。孩子們在幻想的世界當中,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如果學生的想象發展起來,很可能寫出或說出令我們吃驚的東西來。
在《阿德的夢》的教學過程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下面的一個教學片段:
師:阿德心中的未來世界如此奇妙,你們心中的未來世界是怎樣的呢?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吧!
生:(小組內交流)
師:誰愿意把你心中的未來世界講給大家聽?
生:我心中的未來世界是到火星上建一座學校,這所學校的環境非常優美,教室里的設備非常先進,全都是機器人給我們上課。
師:你的想象真豐富,你就是未來的校長。請你也來說一說。
生:我心中的未來世界是要到月球上去修建一座“渡假村”,那里的房子造型很奇特,窗子是用一種特殊材料做的,冬天暖和,夏天涼爽,而且外面的人看不見里面的任何東西,也聽不見里面的任何聲音。
師:你真是個愛幻想的孩子,老師預祝你成為一名大建筑師!請你來說一說。
生:我心中的未來世界是我有一個機器人保姆。早晨,機器人會準時叫我起床,給我準備好早餐;中午,機器人會給我送來可口美味的飯菜;放學了,機器人會開著汽車來接我回家……
師:你們心中的夢想真是太奇妙了!同桌兩人交流一下。
生:同桌交流。
……
反思:
在此片段中,我創設了想象的空間,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而學生的想象也得到了盡情發揮,學生各個說得意猶未盡。在孩子們的心中,未來世界要什么有什么,想去哪就去哪,科技要多發達就有多發達。所有在現實生活中還不能實現的,在未來的世界什么都實現了。你看,我們的孩子對未來充滿著多大的希望呀!我們的孩子多會想啊!教師以:“阿德心中的未來世界如此奇妙,你們心中的未來世界是怎樣的呢?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吧!”為切入口,從而給學生創造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們盡情地發揮自己創造力。孩子們想得合情合理,切合實際,使“阿德的夢”這篇本來比較抽象,不易理解的課文 , 得到了應有的升華。
原來想象無處不在,關鍵在于怎樣去引領孩子走進想象的空間,讓孩子的想象盡情發揮。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遠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動著進步。想象才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由此可見,孩子想象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想象也許有時候看起來,有些可笑和不切實際,但是作為成人的我們是否想過,瓦特正是有了“為什么蒸汽能把壺蓋頂起來”的思考,才有了后來蒸汽時代的到來;萊特兄弟正是有了“人能否長上翅膀,像鳥一樣在天空中飛翔”的異想,才有了人類飛翔天空的現實……
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呢?
一、增加學生文化底蘊,豐富知識積累
學生只有做好這種終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準備,才能有良好的文化底蘊,豐富的積累,到了需要的時候,它會為學想象時提供大量的形象、材料和廣闊的空間。
學生可以每天閱讀課外書半個小時,背誦優美片斷;每周背一首古詩,并說一說古詩的意思;看看新聞,讓他們介紹有意義的電視節目;舉行各種語文活動,如:“科技匯報會”、“古詩背誦會”、“小知識匯報會”、“新聞匯報會”等,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積累大量形象和語言。
只有在語言材料儲存豐富的基礎上,學生才能展開想象的翅膀飛往高處。
二、抓住機會,展開想象
老師要有抓住靈感的火花,隨機地訓練學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一次課前一分鐘中,小曹背誦的《母親》中把母親比作藍天,把孩子比作小鳥。我臨時決定延長活動時間,讓學生發揮想象,把母親比作什么,孩子比作什么。學生踴躍發言,其中精彩的不乏其多。如:母親像那月亮。孩子像眨眼睛的小星星,圍在身邊,聽她講那動人的故事;母親就像廣闊的海洋,孩子像小魚,在懷抱,自由地游來游去;母親像廣闊的大地,孩子像那一粒種子,在懷抱中頑強成長;母親就像花兒散發芳香,孩子像那小蜜蜂吮吸著母親的蜜糖。
三、仿編兒歌,培養想象力
在我們的課本中有許多優美的兒歌,它們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可以在學生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展開聯想,仿編詩歌,使其漸漸地進入詩歌的佳境。
如可根據兒歌“找夏天”仿編“找春天”、“找秋天”、“找冬天”。學生根據各季節的特點,創造性的發揮,效果較好。如:冬天在哪里?冬天在雪地,你滑雪,他打雪仗,冬姑娘悄悄地把雪花給大樹披上白綿襖,望著世界好悠閑。青蛙哪里去了?青蛙在洞里冬眠了。小麻雀站在枝頭盼著春天,這里的景色多迷人!
四、利用課本設計環節,進行想象
在《蜜蜂引路》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借助想象,在紙上描繪列寧住處,引蜂人住處,路邊花叢,園子的圖畫,即進入了作者描述情境中,又弄清了方位,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這樣方法發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激發了學生興趣,有利于學生審美感的培養。
五、編寫童話故事,寫想象日記
學生根據頭腦中的大量材料,形象展開聯想,編寫了許多優美,情節生動的故事,再舉行匯報會,大家共同參與評一評,共同完善,更激活了他們想象的火苗燃燒升起。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畫上一個圓圈,讓孩童看看像什么。孩子們的答案可謂豐富多彩,有太陽、皮球、西瓜、月餅等,多達二三十種。這個實驗說明,兒童階段是一個人想象力最豐富、潛在智慧最易發展的最佳時期。
為了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新課標》在閱讀方面要求小學生“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和“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在習作上又要求一二年級“寫想象中的事物”。
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創新必須借助想象,想象往往孕育著創造的嫩芽。要開發兒童創造的潛能,就必須充分發揮他們潛在的想象力。只有想象的翅膀展開了,新的形象便可誕生。擁有想象,是兒童擁有的最大財富。兒童的想象,即使是粗淺的,也是可貴的;即使是瞬間的,也是燦爛的。孩子的心目中,一切都是鮮活的,可以和自己對話的,也是可以根據自己心愿變成現實的。想象展開了孩子的智慧,想象帶給孩子無比的快樂和幸福。
小學語文教學要達到《新課標》“開發創新小學生潛能”的目標,就要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讓學生想象的思維自由馳騁,讓他們的創新潛能由低到高、從幼稚到成熟,在一次次的想象之中不斷得到開發和提升。
放飛想象的翅膀 篇4
本課教學以“雨”為主題,我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激起已有生活經驗的體會,我積極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將以往的所見所聞同課文內容緊密聯系起來,感受春雨的美好,在想象中體會語言文字的美,感悟詩的美好意境。
片斷1:
師:詩中把春雨比作小鈴鐺,你覺得雨還像什么?雨聲像什么?
生:大雨是嘩嘩嘩的。
生:小雨的聲音是沙沙沙的。
生:大雨聲噼哩啪啦,像放鞭炮。
生:小雨聲滴答滴答,像鬧鐘走動。
生:雨水從屋上落下來像珠子。
師:同學們平時觀察可真仔細!
……
片斷2:
師:春雨還在招呼誰?
生:春雨在招呼小草快快長。
生:春雨在招呼種子發芽。
生:春雨在招呼桃花開。
生:春雨在招呼青蛙:“快出來吧,春天到了。”
生:春雨在招呼蚯蚓從土里爬出來。
生:春雨在招呼發芽長葉。
生:春雨在招呼農民伯伯,春天到了,要插秧播種了。……
……
片斷3:
師:我們來仿照課文編小詩,好嗎?試試看,老師相信你們!
生:我想給雨取個名字——雨珍珠,沙沙響,沙沙響,/春雨灑在樹枝上。/樹枝上,掛水?
欏?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它在招呼小蘑茹,/快快撐開小花傘。
……
(師生評議,對編得好的,師板書出來讓學生反復誦讀、感悟。)
師:請同學們仿照下列句式編一編。
(出示小黑板):
嘀答嘀答,下小雨了。弟弟說:“下吧,下吧,我要種瓜。”
生:農民說:“下吧,下吧,我要插秧。”
生:魚兒說:“下吧,下吧,我要游泳。”
生:花兒說:“下吧,下吧,我要喝水。”
生:禾苗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
……
整節課孩子們的思維活躍,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展示,他們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暢所欲言,真切地反映了所見所聞。在仿編小詩時,他們極富興趣,在想象的天空下自由、愉快地“飛翔”,師生同編、同誦,其樂融融。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雨鈴鐺》第一課時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運用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認識本課11個生字,能夠讀準聲調,培養學生獨立識字,合作識字的能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使學生在情境和語言文字中受到熏陶,培養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感情。
3、能夠想象春景,續編《小雨沙沙》這首兒歌,體會兒歌的韻律美,培養學生的創新、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運用有趣的識字方法,認識11個生字,培養學生獨立識字,合作識字的能力。
教學難點:想象春景,續編兒歌,體會兒歌的韻律美,培養學生的創新、想象能力。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磁帶、課件、實物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大家喜歡猜謎語嗎?
生:喜歡。
師:那老師說個謎語你們猜一猜,大家注意聽:“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里看不見”是什么?
生齊:雨
師:大家真聰明,都猜對了,今天我們一塊兒來學習一篇有關春雨的小兒歌“雨鈴鐺”。(板書課題)小朋友要注意“鈴鐺”的
“鐺”單獨讀“鐺”時是一聲,連詞時讀輕聲。這兩個字是今天要學的生字,大家看一看想一想怎樣記住這兩個字?
生:這兩個字的偏旁一樣,用記偏旁的方法記住它。
師:這個偏旁叫“金字旁”,再跟老師讀這兩個字。
二、初讀兒歌,學習生字
師:下面請大家先聽老師讀兒歌,要注意聽準生字的讀音,并想一想你聽到了什么?(課件顯示課文內容)
生:我聽到了春雨沙沙響的聲音。
生:我聽到了雨鈴鐺“丁零當啷”的聲音。
……
師:春雨為什么招呼小燕子?
生:因為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春雨就招呼小燕子快從南方回來蓋新房。
師:大家聽得很認真,那你們想不想讀讀小兒歌?(生:想。)在讀兒歌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
生:借助拼音識字。
生:圈出來問問別人。
生:還可以根據上下文猜一猜。
生:不認識的字還可以到后面的生字表里查一查。
師:同學們識字的方法真多,下面就請大家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好嗎?
師:同學們看大屏幕,變成紅色的字是生字,請大家根據上下文猜一猜應該怎么讀?(師指生字,學生讀)
師:同學們真棒,猜對了這么多生字,請試著把課文讀一讀,好嗎?(生看大屏幕讀課文)
5、師:大家讀的真好,你們看生字娃娃跑到卡片上來了,你還能認出它、讀準它嗎?我們開火車讀一讀。(生開火車讀生字)
下面用生字卡片先在小組里讀一讀生字,然后互相合作討論,怎樣記住它?等會把你們組記住生字的好方法介紹給大家。(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指學生拿卡片上黑板前識記生字,有的用連詞的方法記住了“鈴鐺”“房檐”“蓋房”;相同偏旁的字“沙”“灑”;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住
“響”“招”;想象的方法記住“串”。
教師在學生匯報的同時,(1)出示課件讓學生認識房檐的位置。(2)“灑”在課文的哪句話中?找出來讀一讀。你還見過春雨灑在哪里?會發出什么聲音?(3)“珠”可以這樣組詞?卡片出示有關珠的6個詞語:水珠、淚珠、雨珠、珍珠、珠寶、珠子(4)我們平時可以說“一串”什么?
生:一串糖葫蘆
生:一串珍珠
生:一串羊肉串
……
出示課件《小蜜蜂采花》游戲
師:現在我們來做“小蜜蜂采花”的游戲,每個花朵的背后是一個生字。游戲規則是:采到花朵的小蜜蜂把上面的字教給大家讀一遍,用這個字組詞或說一句話,聽清要求了嗎?小蜜蜂快采蜜吧!
三、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1)生字娃娃大家都認識了,我想現在你們再讀兒歌,一定會讀得非常好,那就把兒歌讀給同桌聽吧(同桌互相讀課文,師參與)
(2)剛才老師聽見有些同學讀兒歌時沒有用上感情,怎樣讀才能有感情?大家想象一下,細細的春雨灑到房檐上,發出了什么聲音?(沙沙響的聲音)那該怎么讀這一句?(生:讀得輕)對,自己試著讀一讀。
當雨珠從房檐上落下來又發出了什么聲音?(丁零當啷的聲音)對,就像小鈴鐺發出的聲音一樣,丁零當啷……丁零當啷……你聽見老師是怎么讀的?(生:聲音洪亮,讀得重,讀出了雨鈴鐺的聲音)自己試著讀一讀。
另外大家還要注意句子中的自然停頓,如這一句(課件顯示)師邊讀邊畫線,春雨灑在
房檐上,大家再讀這一句,你們讀,老師畫線:它在招呼小燕子。
(3)請大家再有感情的自由朗讀兒歌
2、誰來讀給大家聽?(指生讀)其他同學注意聽,評一評,他讀得怎么樣?讓學生學著讀的好的同學,再齊讀兒歌。
3、請大家閉上眼睛,隨著音樂想象一下美麗的春景,如果你就是春雨,除了招呼小燕子,還會招呼誰?會和他說什么?
生:我會招呼小草,我對它說:小草小草喝點水吧,快點長高,小草高興地穿上了綠裝。
生:我是春雨,我招呼青蛙說,小青蛙,春天來了你快出來吧,盡情地唱吧,盡情地跳吧,你看春天多美呀?
……
師:大家看,老師把你們的想象編成了兒歌,試著讀一讀,好嗎?(課件出示兒歌《小雨沙沙》)
你能根據剛才的想象,繼續往下編兒歌嗎?
生:小雨點,沙沙沙,落在樹林里,大樹高興地穿上了綠衣服。
生:小雨點,沙沙沙,落在大地上,大地一片綠。
……
師:還有編好的同學課下說給同學聽,好嗎?還可以把你編的兒歌寫下來或畫成一幅畫。
四、指導書寫
出示一類字,齊讀一遍
出示“響”“呼”
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兩個字有什么共同點?請你看課本上的田字格,仔細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同桌說一說,怎樣寫好看,再試著把它寫到田字格里,好嗎?
拿學生寫的字展示,給寫的好的獎勵五角星,其他同學同桌互看,你認為你的同桌哪個字寫得好,就在那個字的下面畫五角星或小花,如果不好,就幫他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