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年級科學上冊復習資料(粵教版)
一、冷與熱、溫度計
1、 人們可以通過 手 等器官來感覺物體的 冷熱 。這些感覺 不可靠 。
2、 人們用 溫度 來表示物體的 冷熱程度 ,要準確知道溫度需要用 溫度計 來測量。
3、 溫度的常用單位是 攝氏度 ,記作 ℃ ,常用的溫度計有 體溫計 和 氣溫計 等。
4、 溫度計測水溫時要注意:① 手拿溫度計的上端 ;② 將溫度計下端浸入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壁;③讀數時視線與溫度計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時讀數;⑤讀數時不能夠離開被測液體。
5、 溫度計所能夠測試的溫度范圍,稱為溫度計的 量程 。
6、 同一時間不同地方的 氣溫不同 ,同一地點不同的時間 氣溫先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 。
7、 在氣象站,通常把氣溫計放在 百葉箱 里,可免受太陽的直射,避免江水、強風影響。
8、 大多數人的正常體溫在 37℃ 左右,體溫計在用之前甩一下,是因為 體溫計下端有細管,水銀熱脹后顯示的是上一次測量的溫度。
9、 不用接觸人體, 紅外測溫器 就能夠測出體溫; 數字顯示體溫計 可直接顯示溫度值。
10、一些物體的溫度,太陽表面溫度:約6000℃ ; 地核溫度: 約5000℃ ;鋼水的溫度: 約1500-1800℃ ;木柴溫度: 約250℃ ;南極平均氣溫:約零下25℃ ;月球背面溫度: 約零下180℃ 。
二、熱往哪里傳
1、 熱可以從 溫度高的物體 傳向 溫度低的物體,也可以從 溫度較高的地方 傳向溫度較低的地方 。
2、 熱在不同材料的物體中傳導的快慢 不一樣 。 金屬材料 的物體傳熱能力強;非金屬材料 的物體傳熱能力差,所以 非金屬材料 通常用來做保溫材料。如棉花、毛線 等。
3、 人們利用不同材料 導熱性能 的差異,制作了各式用具,例如保溫杯,被子等。
4、 熱傳導的方式有 傳導 、 對流 和 輻射 三種。
5、 地球上絕大部分的熱能都是從 太陽 傳過來的。 太陽能 是一種清潔能源。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利用如 太陽能熱水器 、 太陽能灶 等裝置來有效的利用太陽能。
三、熱脹冷縮
1、 固體 、 液體 、 氣體 都能夠熱脹冷縮,體溫計是根據 液體能熱脹冷縮的原理 制成的。
2、 物體的 形狀 和 大小 都會隨溫度變化,在受熱時體積大多 膨脹 ,在受冷時大都 收縮 。
3、 熱脹冷縮的現象到處可見,如夏季自行車胎的氣不能夠打太足,否則容易 爆胎 ;夏季施工時,電線不可以拉的 太緊 ,否則冬天電線容易 繃斷 ;鐵軌連接處和路面留有一定 縫隙 ,否則受熱會 拱起 。這些都是利用了熱脹冷縮的原理。
四、熱對物質狀態的影響
1、 物質都有 固態 、 液態 、氣態 三種形態,都會隨 溫度 的變化而變化。水是常見的物質,呈液態的水有:雨、小溪、河流等;呈現固態的水有:冰、雪、霜、雹 等;呈氣態的水有:水蒸氣等。
2、 水結冰的溫度叫 冰點 ,冰點是 0℃ 。水沸騰的溫度是 沸點 ,沸點是 100℃ 。
冰凍 加熱 加熱 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