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上冊1、2單元知識點整理
第一單元《天氣》復習提綱
1、 我們每天都能感覺到天氣帶來的變化,通過云量、降水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特征來描述天氣。
2、 天氣日歷是記錄每天各種天氣現象的表格。在我們的天氣日歷中,一般要記錄日期和時間、氣溫、云量和降水情況,風速和風向,如果有云,還要記錄云的類型。
3、 觀察天氣應該在每天的同一時間,同一地點。
4、 一個月的天氣變化不能代表這一年的氣候特點。
5、 溫度、風向和風速、降水、云量是天氣觀察中的重要數據。
6、 使用溫度計前,先復習溫度計的使用方法,把溫度計的液泡放在手上約一分鐘,直到液柱不再變化后,再正確讀數。
7、 測量氣溫時應該選擇室外陰涼通風的地方。這個地方的溫度才能反映當地的氣溫。
8、 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向標的箭頭指向的是風吹來的方向。(北風是由北邊吹向南邊的風)。
9、 風的速度是以風每秒行進多少米來計算的。風速儀是測量風速的儀器。氣象學家把風速記為13個等級。在我們的天氣日歷中可以用簡化的風速等級來劃分風速。
10、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見的有雨、雪、冰雹等。
11、 雨量器是測量降水量多少的裝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來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單位是毫米。我們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來做雨量器。
12、 天空中飄浮的云實際上是由千千萬萬的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
13、 不同的天氣狀況怎樣劃分呢?一種簡單的方法是,把天空當做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這個圓里,按照云天空中所占的多少進行區分。
14、 根據云量的多少可以把天氣分為晴天、多云、陰天。
15、 氣象學家在對云進行描述時還通常把它們分成三類:積云、層云、和卷云。(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霧)。
16、 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層狀云是層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層云變厚,就是雨層云,將會出現毛毛雨、大雨或雪。
17、 高于云層,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樣的云叫做積云。積云發展成積雨云,形成雷陣雨。
18、 纖細的雨頭狀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組成。
19、 對天氣信息進行整理、總結和分析,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天氣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氣變化的一些規律。
第二單元《溶解》復習提綱
1、 溶解的特征:物質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見的微粒,均勻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過濾或沉降的方法分離出來。
2、 做過濾實驗時,要注意“兩低”。兩低:液面低于濾紙,濾紙低于漏斗口。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緊燒杯的內壁。
3、 高錳酸鉀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種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來消毒和防腐。
4、 食鹽、高錳酸鉀、膠水、洗發液、肥皂、醋、酒精、小蘇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5、 輕輕開啟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約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氣泡變大,變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氣泡變小,變少了。
6、 水除了能溶解固體和液體外,還能少量地溶解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水聽動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氣進行呼吸的。(可樂里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