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地球在公轉嗎-新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6、地球在公轉嗎教學目的:1、知道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公轉,公轉的周期是365天(一年)。2、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時,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會觀察到遠近不同的物體存在視覺位置差異。3、能和小組同學合作做地球公轉的模擬實驗,并認真觀察,收集證據,進行記錄。4、體會到科學家獲得證據的過程中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意識到科學技術的進步,能為科學家提供更為有力的證據。教學重點:知道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公轉周期為一年。教學難點:認識恒星的周年視差。教學準備:記錄表,兩根木桿,一把木尺,小紙條,一個紅圓片(太陽),兩個藍色圓片(星星)。教學過程:一、引入學習:1、談話:我們已經知道地球在自西向東自轉,在自轉的同時是不是還圍繞太陽公轉呢?2、思考:怎樣知道地球是否圍繞太陽公轉?3、小結:地球的確是在圍繞太陽公轉,公轉一周是一年。二、探究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證據:1、思考:在人們不能到天空中觀察地球的運動時,人們是怎樣認識地球公轉的呢?2、提問:(在黑板上畫一地球運行軌道圖,在軌道外畫兩顆星星)如果地球在公轉,在公轉的軌道上觀察星星,會看到什么現象?3、模擬實驗。(1)談話: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離地球近,有的離地球遠,如果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圍繞太陽公轉,那么,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就會隨著地球的運動而發生變化。我們可以用一個模擬實驗來研究這種變化。(2)模擬實驗①講解:在操場上畫一個圓圈,圓圈中放一個紅色小圓片,代表太陽;找兩個竹竿,上面分別貼上一個藍色圓片,分別代表星星,其中一顆星星離地球近,一顆星星離地球遠;在遠處的星星頂竿上掛一木尺,每隔10厘米貼一個記號;然后找一位同學代表地球,背對著圓圈做圓周運動(公轉),在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兩顆星的位置,并做好記錄②學生到操場模擬實驗。③把兩根竹竿放的更遠一些,再次觀察兩顆星的位置變化,并做好記錄。4、交流匯報:(1)當地球公轉運動時,星星怎么運動?(2)當地球運動到a、b兩點時,星星的位置有什么變化?(3)當星星離我們更遠時,位置又有什么變化? (4)從這些現象中我們能發現什么?5、認識恒星的周年視差(1)閱讀p85頁資料,思考:為什么人們長期未能發現恒星的周年視差?(2)德國天文學家貝塞爾為什么能發現恒星周年視差?(3)恒星周年視差為什么能證明地球在公轉?三、整理歸納:1、關于晝夜現象的解釋,我們保留哪一種?為什么?2、地球是怎樣運動的?3、小結:地球圍繞太陽自西向東公轉,一年為一個周期;在公轉的同時還圍繞地軸自轉,24小時為一個周期;地球在自轉和公轉的同時,地軸始終時傾斜不變的。板書設計:地球在公轉嗎公轉周期為一年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