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設計制作一個保溫杯-新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設計制作一個保溫杯【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熱的不良導體,可以減慢物體熱量的散失。2、空氣是一種熱的不良導體。過程與方法:1、根據熱傳遞的原理設計制作保溫杯。2、研究哪種保溫方法保溫效果較好。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設計研究保溫杯的興趣,能不斷進行嘗試和創新。【教學重點】經歷佷據熱傳遞的原理設計保溫杯的活動過程。【教學難點】經歷研究哪種保溫方式保溫效果好的活動過程【教學準備】為每組準備:不銹鋼杯、陶瓷杯、塑料杯;熱水、溫度計;不同材料的杯子數個,相同材料的杯子五個,配套的蓋子;泡沫塑料、毛巾、記錄表。【教學過程】一、哪種杯中的水會涼得慢一些1、今天老帶來這么多杯子,知道這些杯子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嗎?2、如果在杯中倒入同樣多的,相同溫度的熱水,你們覺得哪個杯子中熱水會涼得慢一些?3、學生做出推測,并說出理由。4、 觀測實驗,交流匯報:用手捂在不㺾材料石子的杯壁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覺?什么原因引起的?(可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發表各自的想法。如果學生能用熱的良導體和熱的不良導體進行解釋,是我們所期望的,若學生有困難,教師可讓他們閱讀資料庫中的有關資料。)5、小結: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也快,所以水溫降得快;熱的不良導體吸熱慢,散熱也慢,所以水溫降得慢。二、 討論怎樣使杯中的水涼得慢一些1、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讓杯中的熱水涼得慢一些?2、小組討論:使熱水涼得慢的辦法。3、小組交流,老師板書。4、你們認為那種保溫辦法最好?5、學生實驗。(應保證學生在活動中有充分的時間,實驗前,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明確實驗中應注意的事項:哪些變量必須保持相同,如倒入杯內的水量和溫度;什么時候測水溫;至少需要幾個溫度計;溫度計的原始溫度是不相同等相關因素。)6、交流實驗結果。三、 做一個保溫杯1、利用提供的材料,小組討論制作保溫杯的方法。2、交流各組制作保溫杯的方法,并討論實驗中應注意的事項。3、學生分組實驗。4、交流實驗結果,匯報哪種保溫方法最為有效。5、你們有辦法讓熱水始終保持原來的溫度嗎?6、小組討論7、全班交流:保持熱水原來溫度的方法。8、小結:保溫杯只能減緩物體溫度的變化,而不能保持物體原來的溫度不變。四、保藏冰塊比賽1、選擇合適的材料制作一個保溫杯,杯外的包裝厚度不得超過3厘米。2、課外進行保藏冰塊的比賽,看看哪組的保溫效果最好。板書設計:
設計制作一個保溫杯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快--------水溫降得快熱的不良導體-------吸熱慢,散熱也慢-----水溫降得慢。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