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科學第四單元教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 我們已經發現生活中一些看似可以廢棄了的物品進行創意設計后,馬上就能變廢為寶,或為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或為我們的生活增添幾分情趣,切切實實地減少了垃圾的產生。
更多的情況下,有一些物品我們明知道它們進行處理和再次加工后仍可再利用,卻苦于手上沒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設備和技術,不得不將他們廢棄。你們知道老師說的是哪一類物品嗎?
學生思考、匯報。
二、識別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談話:生活中有許多廢棄物通過回收,是完全可以重新加工利用的。比如:金屬、塑料等。生活中,你還知道有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怎樣回收利用它們呢?
學生交流、匯報
1、垃圾回收調查小組的匯報
課前,老師派一小隊同學做了一次調查活動,讓他們調查廢品回收站或詢問廢品回收工作者,他們都回收些什么?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處?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調查小組同學的匯報吧!
調查小隊的匯報。
師生共同評價調查活動的開展情況
2、了解回收利用垃圾的方法及好處
示教材76頁插圖,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塑料、金屬、玻璃、金屬回收利用的方法和好處。
歸納小結:生活中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很多,包括紙、金屬、塑料、玻璃等。回收垃圾中的廢舊材料再加以利用,可以節約資源、節約能源、節約成本、減少垃圾、減少污染,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
3、家庭垃圾中可回收材料的識別
提問:在家庭垃圾中,你發現都包含了哪些可以被回收利用的材料呢?
學生分組討論并完成76頁的表格,結合家庭生活經驗,進一步識別哪些材料屬可回收垃圾。
各組派代表交流。
三、垃圾的分類和分裝
1、垃圾有效回收的探討
提問:
(1)平時,我們家庭垃圾中的一些可回收材料是否都得到了有效的回收和再加工利用呢?為什么?
(2)你認為垃圾應該處理才便于有效回收?
學生思考、討論,匯報
歸納: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把其中可利用的材料區分和集中起來。要有效地回收,必須改變垃圾混裝的舊習慣,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和分裝。
2、垃圾的分類
提問:你們家的垃圾分裝了嗎?有沒有存放廢紙、玻璃、金屬和塑料的地方?
大家認為可以把垃圾大致分為幾類來分裝?每一類包含的是哪些垃圾?
學生思考匯報。
出示垃圾分類表格(見教材77頁),向學生做簡單介紹,使之進一步明確科學處理垃圾過程中的垃圾分類方法。
談話:垃圾分類、分裝還便于對有毒垃圾的處理。大家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有毒垃圾嗎?
學生匯報
3、資料查閱組同學匯報:有毒垃圾的相關信息
補充、歸納: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部分醫療垃圾及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的充值卡(手機卡、上網卡、電話卡等)等都是有毒垃圾,處理不當將會直接危害到人體健康。
四、做一個堆肥箱
談話:說到家庭垃圾,有心的同學一定注意到了家庭垃圾中約有1/3是食物廢料,大家知道嗎?它們利用得好,可是寶貝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做一個利用食物廢料等垃圾做成的寶貝——堆肥箱(板書:堆肥箱)
請同學們打開書78頁,自學堆肥箱的制作方法。
帶學生到生物園建堆肥箱
總結:垃圾分類、分裝并不難!只要我們人人參與,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周圍的環境一定會變得更加清潔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