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科學第四單元教案
(2)用顯微鏡檢驗水中有沒有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生物?
三、觀察討論:新 課標 第一網
1、回學校后,按照教材85面的“我的考察報告”提示觀察水樣,填寫報告。
我的考察報告
水域名稱
地點
水域周圍的環境
有沒有污水排到水里
水中生活著什么生物
水面上漂浮著什么雜物
水質情況
顏色
氣味
是否渾濁
水中雜物
其 他
2、與自然水和生活污水比較,判斷家鄉的自然水域是否已被污染?如果已污染,分析原因,如果未污染,討論為什么?
3、請學生就如何保護家鄉的水環境提一提建議。可以組織學生撰寫相關的環保小論文。
板書設計:
7、考察家鄉的自然水域
實地考察 自然水域:河流、池塘或湖泊
設計考察方案:目的、地點、時間、器材、考察程序、考察內容、人員分工、注意事項……
采集水樣 顯微鏡
我的考察報告
8、環境問題和我們的行動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有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人類正著力于相應的環境保護行動。
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加深對有關環境問題的理解
情感態度價值觀
加深對人與環境關系的認識,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責任感。
【教學重點】加深對人與環境關系的認識,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責任感。
【教學難點】樂觀、積極地對待當今世界復雜的越來越嚴重的環境問題。
【教學準備】配合教學用的錄像、照片及其他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除了垃圾和水污染之外,人類還面臨著其他一些環境問題。目前,我們面臨著哪些環境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么做?
二、關于大氣污染:
1、說一說當地的空氣質量狀況,簡要說說原因。
2、閱讀教科書中有關大氣污染狀況和原因的內容,請學生談一談感想。
3、討論,哪些做法污染大氣?人們采取了哪些措施?教師介紹一些空氣質量好的旅游、名勝地,簡要說明那里為什么空氣質量好。介紹幾個著名的空氣污染嚴重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
4、說一說,我自己能做些什么?
二、關于白色污染:
1、出示一些白色污染嚴重地區的圖片,討論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2、閱讀教科書中有關白色污染的內容,談一談感想。
3、討論,我們平時的行為在加劇白色污染嗎?我們以后應該怎么做?
4、人們想出了什么應對措施?比較、認識可降解塑料。教師介紹可降解塑料的制造原理和使用效果。
三、關于物種滅絕速度加快:
1、欣賞教科書插圖中的珍稀動植物。你認識他們嗎?請學生介紹他熟悉的珍稀動植物教師給予補充說明。
2、他們為什么稀少?閱讀教科書,了解人類活動對這些動植物生存的影響。
3、人類現在采取了什么措施?教師介紹我國幾個自然保護區的情況。
4、討論,人類的活動對環境起著怎樣的影響?理解人類活動對環境的正反兩方面影響。
板書設計:
8、環境問題和我們的行動
環境問題: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
樂觀、積極地對待
現 狀
原 因
對 策
大氣污染
白色污染
物種滅絕
速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