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六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
8 尊重證據,愿意與他人合作學習和研究問題,分享他人的智慧。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2 活動①:研究斜面的作用。
3 活動②:變形的斜面。
4 活動③:斜面的應用。
5 小結。
教學后記:
第5課 研究自行車
教學目標:
1 知道利用機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 了解一些簡單機械在實際中的應用。
3 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4 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實驗操作的能力。
5 學習使用工具和解釋使用工具的意義。
6 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
7 意識到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帶來好處。
8 尊重證據,愿意與他人合作學習和研究問題,分享他人的智慧。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2 活動①:自行車中的簡單機械。
3 活動②:變速自行車中的秘密。
4 活動③:自行車博覽會。
5 小結。
教學后記:
第二單元 自然資源
第6課 珍貴的淡水
教學目標:
1 知道自然界水資源的分布。
2 知道地球上淡水資源尤其的匱乏。
3 能利用簡單表格、圖形、統計等方法整理有關資料。
4 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讀數據,對現象作合理的解釋。
5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護水資源,保護自然資源。
6 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現象,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2 活動①:積少成多。
3 活動②:淡水資源知多少。
4 活動③:我該怎樣用水。
5小結。
教學后記:
第7課 寶貴的耕地
教學目標:
1 意識到人類生存與陸地物質的密切關系,意識到保護陸地物質的重要性。
2 知道我國耕地資源尤其的匱乏。
3 體驗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建立假設和理解的重要性。
4 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讀數據,對現象作合理的解釋。
5 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并與他人交換意見。
6 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7 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護自然資源。
8 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現象,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2 活動①:為什么禁用紅磚?
3 活動②:調查我們周圍耕地的情況。
4 活動③:介紹家鄉的土地資源情況。
5小結。
教學后記:
第8課 保護生物資源
教學目標:
1 了解保護瀕危動植物的重要性。
2 了解當地的動植物資源,意識到動植物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3 體驗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建立假設和理解的重要性。
4 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并與他人交換意見。
5 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6 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護自然資源。
7 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現象,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2 教師介紹:袁隆平與雜交水稻。
3 活動:為什么要保護野生動植物?
4 閱讀資料:臥龍自然保護區。
5 小組活動:調查自然保護區。
6 小結。
教學后記:
第9課 礦產資源
教學目標:
1 知道主要的金屬礦產、能源礦產及其提煉物的名稱。
2 了解一些其他的非金屬礦產。
3 有搜索資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4 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并與他人交換意見。
5 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6 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護自然資源。
7 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現象,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