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科學教案:做一位小科學家
做一位小科學家
一、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1)能夠從“玩”中提出問題。
(2)會提問題。
2.知識與技能:
找出與科學家發明創造的相似之處,認識科學是什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起我們也能做科學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學家。
二、教學準備
學生自備:自帶各種玩具。
三、教學過程:
(一)導課: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愛迪生。
(二)自主學習:
1.講科學家的故事:
(1)同學們相互講;
(2)學生閱讀p5的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
(3)老師講青霉素的發現和濾毒罐的發明故事。
2.將愛迪生發明電燈的過程與我們吹泡泡的游戲比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把它記在書后的活動記錄上。
(1)學生比較并記錄;
(2)學生相互交流;
3.玩自己帶來的玩具。
(1)玩一玩從自己家里帶來的玩具,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2)學生分組研究;
(3)匯報交流;
(4)得出結論。科學就是這樣的。原來科學離我們這么近。我們也能做科學家。
4.看p6上的一幅圖,說一說科學是什么?
(1)學生觀察研究;
(2)師生講座后得出:
自然界→提出問題→觀察測量 查問資料→思考→得出結論。
5.觀察我們周圍的事物,每個小科學家提出10個科學的問題,記在書后p74頁的表格里。提出后最好能夠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附板書:
做一位小科學家
自然界→提出問題→觀察測量 查問資料→思考→得出結論
第二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