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土壤
(浙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研 究 土 壤
一、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能綜合應用學到的知識研究土壤,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學會利用直接證據或事實來證明自己的判斷。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學會和同伴合作,以及尊重事實、講證據的科學態度。
科學知識目標:
土壤中含有沙、泥土、死亡了的生物殘體、水、空氣等物質,土壤是混合物。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運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細致觀察并發現土壤中含有很多的物質,是一種混合物。
難點:研究土壤的相關實驗操作。三、課時:2節四、材料準備:
小組材料:土樣、白紙、表面皿、放大鏡、篩子、蠟燭、金屬片、火柴(證明有腐殖質的器材)、玻璃杯、水(證明有空氣的器材)。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教學思路
導入 問:怎樣的土是土壤呢?土壤是一種混合物嗎?
揭示課題。
問:如果土壤是混合物,可能是由哪些物質混合而成的?如果土壤不是混合物,有什么事實可以說明土壤不是混合物?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它是不是混合物呢? 交流、討論。 引導學生把生活經驗聯系起來進行思考,鼓勵學生充分進行交流和表達。
研究土壤
引導學生設計研究計劃和實驗。
實驗方法:
(1)用放大鏡觀察土壤里有什么,找出土壤中的小石子、植物的根和生活在土壤里地小動物。
(2)取比較干的土壤捻碎,然后用不同網孔的篩子篩。
(3)加水混合、搖晃、沉淀,借助水觀察土壤中有死亡了的植物、動物變成的腐殖質、泥土和細砂。
問:土壤里還有什么?用什么方法證明?
實驗方法:
(1)把土壤放入水中,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
(2)用蠟燭加熱杯中的土壤(杯用玻璃蓋著),觀察是否有水珠以及土壤的顏色。
(3)直接加熱鐵片上的土壤,聞聞是否有燒焦頭發的氣味,觀察土壤顏色的變化。
參照“王康這一組的研究方法”分組制定研究計劃及分工。
分組實驗及匯報。 討論、交流先按經驗做出判斷,再想方法證明的方式證明土壤里水分和空氣。分組實驗。 先討論并設想,接著參考一個較完整的實驗過程,再討論和設計。通過這個過程,使學生在實驗計劃設計的能力得到加強。
交流和表達 問:1、你們都觀察到了土壤中的哪些成分?
2、現在可以判斷土壤是不是混合物了嗎? 學生綜合得出結論:土壤是泥土、沙、死亡了的生物殘體、水、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
拓展 問:開展種植小植物的活動時,你覺得挑選怎樣的土壤比較好呢? 把課本上的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并為下一階段的種植活動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