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教案
c再用放大鏡觀察雌蕊的各部分——子房、花柱和柱頭。
d用手輕觸柱頭,觀察柱頭是否有粘性。再將白紙上的花粉抖落在柱頭上,看看柱頭是否很容易將花粉粘住。
思考:雄蕊和雌蕊的這些構造特點與它繁殖后代的功能有什么聯系?
(3)學生分組觀察、輕聲討論。
(4)全班交流匯報。
(5)教師根據學生發言,適時展示蜜蜂傳播花粉圖和花的受精示意圖或有關課件。
(6)指導閱讀課文p28:雄蕊產生的花粉傳播到雌蕊柱頭上,會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花朵開始凋謝。
提問:你還看到過其他昆蟲傳播花粉的現象嗎?植物還依靠哪些力量傳播花粉?
2、觀察油菜的果實和種子
(1)發放油菜的果實。觀察油菜的果實并按生長變化的順序排列。
(2)小心剝開一個快要成熟的油菜的果實,觀察油菜種子是怎樣排列的?數數果莢里有多少粒種子?
(3)全班交流匯報。比較各組的數據與發現。
三、總結拓展
雄蕊和雌蕊的結構。
雄蕊產生的花粉傳播到雌蕊柱頭上,會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花朵開始凋謝。
袁隆平與雜交水稻。
四、布置課外活動作業:
查找資料,了解植物還有哪些傳播花粉的方法。
五、板書設計
花、果實和種子
雄蕊(花絲和花藥) 雌蕊(子房、花柱和柱頭)
受精 結果
教學后記:
4、 把種子散播到遠處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植物傳播種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為了能將種子散布得更廣,有利于繁殖后代。
2、種子和果實的外部形態、結構與種子傳播方式之間是有聯系的。
過程與方法:
1、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假設。
2、利用測量、實驗等方式尋找證據驗證推測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有探究植物種子傳播方式的欲望。
2、培養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意識,發展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
【教學重點】觀察種子傳播的方式。
【教學難點】種子和果實的外部形態、結構與種子傳播方式之間的聯系。
【教學準備】
演示:椰果,水槽
分組:油菜、鬼針草、蒲公英、番茄的果實和種子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回憶:在種植鳳仙花的過程中,你發現鳳仙花果實成熟后,種子怎樣傳播出去的?
板書課題:把種子散播到遠處
二、探究過程
1、觀察油菜散播種子的方式(分組觀察)
(1)觀察成熟的油菜果莢。外殼有什么特點?
(2)輕捏油菜果莢,你發現了什么?與鳳仙花比較,推測一下:你覺得油菜的種子是怎樣散播到遠處的?
(3)油菜種子的結構特點:質量輕。
(4)油菜果莢的結構特點:干裂。
2、其他植物散播種子的方式
(1)鬼針草種子的傳播。回憶:上山時褲腳經常會粘上什么?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2)番茄種子的傳播。
a發放番茄觀察。
b推測傳播方法。
c討論交流。
d類似的植物。
(3)觀察隨風飛行的蒲公英種子
a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蒲公英的種子:你有什么發現?
b推測一下蒲公英是怎么散播種子的?
c設計實驗驗證你的推測。
d分組設計記錄表,測量蒲公英的飛行距離。
e匯報測量結果,得出結論。
f還有哪些植物果實和種子的散播方式和蒲公英相似?
(4)教師演示:在水中漂浮的椰果。
3、你還知道哪些植物散播種子的方式?
4、閱讀教材。
三、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