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比》教學設計
生:6米。
師:同學們從同才的算式中說了很多比,這些都是生活中的比,其實我們生活中也到處充滿了比。比如說我們全班的人數是(),那你們的人數和老師人數的比就是(49比1),我們班有幾張桌子,幾把椅子,桌子和椅子數量的比是()。大家想想,還能不能從你的生活,你的身邊找到更多的比呢,把你發現的比告訴你們小組的同學。
學生思考、討論。
小組展示:每組派代表發言。
1、教室里有四個窗戶、兩扇門。窗戶和門的數量的比是4:2
2、我們組有6位同學、他們組有5位同學。我們組人數和他們組人數的比是6:5
3、我有三只鋼筆,兩只鉛筆。我的鋼筆數量和鉛筆數量的比是3:2
4、我們小組有男生2人,女生4人。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2:4。
師:大家說得很好,老師這邊也有些生活的比,你能找出來嗎?
出示練習題
1、有5個紅球和10個白球,白球和紅球的比是( ) 比( ),紅球和白球個數的比是( )比( ) 。
2、李師傅8小時生產了72個零件。李師傅生產零件總個數和時間比是( )。
3、修一條長20千米的公路,已經修了13千米。已經修的長度和公路全長的比( )。
師:同學們剛才說的非常好。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比的應用。不但如此,就連我們的人體中也有許多有趣的比呢。
學生閱讀,并在自己身上驗證。
4、與體育比賽中的比比較。
我們今天學習的比表示的是兩個數相除的關系,而體育比賽中的比只是借用比的形式,是記分的方法,是比較大小的,表示的是誰多誰少,是一種相差關系。
四、反饋評價,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知識、方法、情感)
結束語: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很多比,除此之外,生活中還有很多有趣的比,下課后,請同學們用你充滿智慧的雙眼,尋找生活中更多的比,用你細致的心靈去感受更多的比,用你聰明的頭腦去探究更多的比,用你所認識的比去創造更多更美的事物吧!
教學反思:
下面我就 “關注教學過程、提高課堂實效”,談談我的教后反思。
一、關注教學環節的設計,創設有助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與自己生活環境、已有知識經驗密切相關、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中,通過自己的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對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這節課教學中我創設如下情境:“這些圖片為什么有的像,有的不像,到底隱藏著什么秘密?”學生通過探究討論交流后發現原因是a、b、d三個圖形的長都是寬的1.5倍,體會同類量的比;再設計了“速度”“單價”問題,讓學生體驗不同類量的比,從而感受比就是兩個數相除的關系;最后讓學生了解“人體上有趣的比”,進一步感受比的意義。這些情境都是把數學問題融入實際生活情境中,學生真正體會到了數學學習的價值,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產生學習需求,主動去思考解決問題的途徑。
二、關注自身的教學行為。
主要表現在:第一,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入新知識。教學本課時,我主要從生活中的像片入手,巧設懸念:“為什么圖片有的像,有的不像,到底隱藏著什么秘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第二、運用直觀操作,分散教學難點。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在教學中,我注意從實際出發,充分運用多媒體來演示,注意數形結合,通過一系列的情境,使學生對比的認識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并逐步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這節課,我們并不是一下子就歸納出“比”的概念,而是充分創設時間、空間,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實踐,探索圖片“像”與“不像”的秘密,展示小組合作成果,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充分的直觀操作、研究交流,數、形的有效結合,感受同類量的比和不同類的比,使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第三、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實踐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我們今天的教是為了明天的不教,學生今天的學習是為了將來離開學校在實踐中能夠自學。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打開思路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