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78—79頁《搭一搭》教學設計
4、匯報:
師:你看見的每個面是什么樣的?怎么畫的,把它擺在黑板上。
請同學到前面邊看邊說你怎么想的,其他同學仔細看,認真聽。
正面:師: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平移后在同一個平面上的形狀。
上面:師:誰看到了他在觀察的時候和剛才那個同學有個不一樣的動作?為什么會有這個動作呢?
師:a我們可以調整觀察的角度,使你正對著要觀察的面。
b還可以怎么做?也可以轉動這個物體,讓要觀察的面對著你。
左面:學生先說,師:結合你手中的看看,他說的對不對。
師:如果給的不是具體的實物,而是立體圖形,看大屏幕上的,這個時候再看左面,,怎么辦?
師:看不見的,有難度,就需要我們靠頭腦去想象,要想很好的去想象,我們可以通過大量的動手擺,仔細觀察,來幫助你豐富你的想象。看來擺也很重要。
(設計意圖:在學生自己解決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怎樣想的“,即觀察方法上的指導,整個過程由抽象----直觀經驗---抽象的訓練,發展學生空間觀念,活動一在學生想一想,擺一擺,畫一畫,再想一想中完成。)
5、現在老師給你2分鐘,用5個小立體塊自己擺圖形,再分別畫出這三個面的形狀,看誰擺的多?
用手勢告訴我,你們都擺了幾種?
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同學們擺了這么多,相信大家頭腦中會有了深刻的印象。你們畫的都對嗎?
6、師:現在搞個小比賽,同桌之間,你擺一個他擺一個,然后交換過來畫出三個面的情況,再交換過來檢查,看誰畫得準,正確率高。
(都做對的舉手)
7、師:老師也搭好了一個,看看你能畫出來嗎?自己動手畫,匯報:
師:剛才老師看到有些同學沒有通過擺,直接畫出來的,沒擺怎么就能畫出來?有困難的時候,我們可以借助實物擺幫助畫出來,只有通過不斷的擺加強印象,才能最終不用擺靠想象就能畫出來。
(設計意圖:3個練習,各有側重點,5是通過大量的擺、畫增加學生的感性經驗,在學生頭腦中通過直觀形成豐富的表象;6是對學生進行檢驗,同時強調了不僅要求畫的多,還要畫的準,也是進一步強化訓練;7是逐步由直觀—抽象,不通過擺而是通過想象,知道每個面的形狀,整個過程,引導學生逐漸發現實物與他們觀察到的圖形之間的聯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小結;剛才同學們通過看實物,調整你的觀察位置或是轉動實物來觀察,不能轉動的圖形只能靠自己的想象畫出3個面的形狀,也就只由立體圖形—平面圖形,那么給你立體圖形3個面的情況,你能知道原來的立體圖形是什么樣的嗎?
活動二:根據給出的三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
1、 出示學生畫的3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自己動手搭一搭
匯報:(指名到前面邊擺邊說你是怎么想的)其他同學認真觀察。
師:誰看清楚了他是怎么做的?
這個過程也就是根據看到的不同的面的情況進行推理調整的過程。
他是從正面先擺的,有沒有擺的方法和他不一樣的。也就是先從哪個面入手擺出基本圖形都可以,)
(設計意圖:在獨立完成、訂正匯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方法,不僅重結論,更重過程與方法,在經歷想一想,擺一擺,再想一想這一過程,著重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2、出示第2組,師:再來擺一個,試試,行不。
師:還有和他擺的過程不一樣的嗎?比比,哪個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