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確定位置 2、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2)
在做練習第3題的時候要先通過實物投影幫助學生弄懂在雷達屏幕上表示位置的方法,再放手讓學生去完成。
課前思考: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位置的基礎上,教學根據“北偏東(西)若干度”“南偏東(西)若干度”等表示方向的詞語,以及相應的實際距離來精確地確定物體在平面圖中的位置,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因為有了前一課時的學習,所以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潘老師在出示例題2的平面圖后,先讓學生說說對圖中信息的理解,然后放手讓學生討論怎樣在平面圖上畫處清涼島的位置。,接著通過學生交流和教師的板書使學生明確具體的畫法。聯系我所任教的兩個班的實際情況,估計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會通過自己的思考正確畫出清涼島的具體位置。所以在教學中,還需要關注一些學習困難生的學習情況,及時了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然后及時調整教學。
鞏固練習部分主要完成教材提供的練習十二的第3-5題,每一題都需要讓學生掌握方法,做到真正理解。第3、4題都是已知物體的實際位置,要學生表示圖上該物體的位置,而第5題正好相反,所以可能有些學生會不知如何思考,需要及時點撥。
課前思考:
例題2與例題1正好相反,例題1是根據平面圖讓學生根據平面圖從方向和距離兩個方面來說說物體的實際的位置。而例題2則是根據物體的位置描述在平面圖上畫出具體的位置。所以例題1是例題2的基礎,只有充分理解了描述位置的這兩個要素的含義,學生才能靈活掌握兩個例題的要求。
細細分析潘老師設計的教學預案,思路很清晰,通過對平面圖的分析、對已知信息的分析討論,學生能正確確定物體的具體位置,并通過操作畫出物體的位置。這一連串的操作,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一步一步很有秩序地完成。
例題2后面配套的相應習題比較豐富,有層次,且與生活緊密結合,是學生感興趣的題材。
課后反思:
在前一節課中,有部分學生測量角的度數出現了問題,所以在今天這一節課中學習例題2時,我適當放慢了腳步,重點講清如何利用量角器確定表示方向的射線。如果北偏東或北偏西,那么要把量角器的0刻度線與正北方向的直線重合;如果南偏東或南偏西,那么要把量角器的0刻度線與正南方向的直線重合。課中加強了對學習困難生的單獨輔導,同時借助視頻展示臺投影學生的練習情況,及時講評,及時糾正學生練習中出現的錯誤。,另外還組織學生同桌之間互相檢查練習情況。整節課的教學效果還是不錯的。
課后反思:
在描述一個物體在觀測點的準確位置時要有角度要進行量角;如果給出了這個物體在觀測點的準確位置要能夠進行繪制,難點是畫角。突破本節課的難點時,我采取了如下的方法,先讓學生測量燈塔北偏東40度的方向,學生嘗試畫完后一起總結量角器應該怎樣放,并請學生在實物展臺進行演示。得出量角器應該這樣放:量角器的中心要和觀測點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線要和方向標中正東的線重合。這個地方進行得比較慢,以幫助那些理解得慢的同學。在學生都掌握后,提醒學生注意“點對點、線對線”,雖然較慢,但是方法學生已經學會。再讓學生思考如何確定距離?通過線段比例尺和實際距離學生很快計算出相應的圖上距離。在學生實際畫圖的過程中,還是會出現一些錯誤,有的學生度數沒有標,有的學生沒有標明距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