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數的應用》第2時:“求一個數比另一個多(少)百分之幾”練習課
【教學預想】:
備教材:
本課內容共安排了5道練習題,如果直接按教材的順序教學的話,第一沒有層次、第二學生也沒的興趣,本課的學習任務就是鞏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問題”,所以,我覺得還應該從基礎開始訓練,然后結合變式訓練,以達到鞏固理解的效果。
剛好,在me上看到了一位老師提供的本課的課件,我感覺很不錯,實用性強,所以,明天我就想按照他的教學思路上,看看效果究竟怎樣?至于教材中的習題,我們可以作為習題給學生去練習。
備學生:
對于“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問題”的基本解題思路,大多數學生應該是掌握的,問題在于有的學生在實際運用,特別是將各種問題混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有點“瞎寫”了,這充分說明他們對于此類問題還沒有“吃透”,所以有必要進行鞏固練習,另外,也說明這些學生缺少很好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就單獨的一類問題解決起來比較“輕松”但是一旦數量關系沒那么明顯,他們就不知道如何去分析了,這時往往都是“思維定勢”的“瞎列個算式”。
【教學實效】:
1、課堂反饋
第一個教學環節:“分析數量關系”
1.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多百分之幾?
2.實際超產百分之幾?
3.一種服裝售價降低百分之幾?
4、用水量九月份比八月份節約百分之幾?
這里的幾句話實際就是應用題中常見的“問題語”,在實際練習時,有的學生往往沒有經過認真的分析就直接列式解答了,為了讓學生在“題目”和“列式”之間架起有效的“橋梁”,于是我“忽悠”了學生一回,我說今天今天陶老師再傳授一種“武功”給大家,只要你們好好的學,經過這個節的練習,以后再遇到此類問題你們都能統統的解決。
我在黑板上大大的寫了三個字“分析法”,學生覺得奇怪什么分析法,我向學生解釋所謂的分析法通俗點說就是在思考問題時從后面往前想,在解答應用題時,也就是由問題想條件,比如:“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多百分之幾?”要求這個問題,你首先想應該知道哪些條件?(男生和女生人數)怎么做?當問到這個問題時,學生一點不知道應該怎么回答,(因為學生可能一下子從文字直接抽象出數量關系還是有點難度的)于是我給出具體數據,假設男生有10人,女生有8人,學生很快的就會列出兩個不同方法的算式,這時,我再反問學生這樣的算式你是怎么列出來的?這時候學生就能說出相應的數量關系了,下面第二題的要求,我就變成如果我不給出具體的數據,假設這就是一個題目的的問題,你應該怎么思考?請你說出數量關系式?經過3題的訓練學生基本上能夠順利的說出數量關系式了,其實我重點還不是一定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能表達出數量關系式,而是希望每一個學生在列式之前要先想一想數量關系,真正做到先思考再列式,其實這也是一個思考習慣的培養,我想這不僅僅針對這節課內容有效,它對于任何內容的學習都是有效的,而且也是每一個學生應該達到的要求。這樣做學生就不會感覺到自己學習數學就是一直在做題目,至少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數學并不是一件很枯燥、很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