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百分數(通用7篇)
生活中的百分數 篇1
一、學習科目:數學二、學段/年級:六年級第十二冊三、學習時間:一課時四、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使學生加深對百分數的認識,能掌握生活中各類百分率的計算方法,能用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方法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百分數應用題,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數學的應用意識。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解決生產、生活中求百分率問題的能力。3、創新目標:培養學生學會運用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4、德育目標:初步滲透概率統計思想。5、教學重點:學會解答生活中的百分率的實際問題 。6、教學難點:對一些百分率的理解。五、教具準備:cai課件,學生準備計算器。六、教學過程:一、情景引入 1、觀看廣告用語。師: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cai顯示廣告語。如:農夫山泉,有點甜!) 你能說幾句廣告語嗎?師:有的廣告語是這樣表示的,還有的是用數學知識表示的。(cai顯示價格表,簡要介紹ddc是一種數據傳輸方式) “立即加入ddc用戶行列,分分秒秒都可享受比一般話費節省25%的長途電話服務”
國家ddc儲值優惠價(元)一般話費加拿大5.426.70美國5.426.80英國6.278.80澳洲5.877.20日本6.567.90新加坡5.896.90
2、質疑:哪一種話費要節省些? 師: 如果你是顧客,你能直接看出用ddc由香港打向哪個國家的話費最節省嗎? 二、自主學習,反饋信息。 1、百分數的計算。 師: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并改進價格表。怎樣讓顧客一眼看出打向哪個國家的話費最節省? 學生分小組討論、設計,再反饋信息。 教師根據學生意見,增加一欄“節省的百分比”。
國家ddc儲值優惠價(元)一般話費節省百分比加拿大4.826.70 美國4.906.80 英國6.348.80 澳洲5.187.20 日本5.597.90 新加坡4.976.90
師:怎樣計算節省的百分比?請同學們先討論,再用計算器計算各項的百分比。學生分組討論后,反饋信息,歸納計算方法。[板書:(ddc優惠價- 一般話費) 一般話費=節省率 ] 小結:節省率越高,使用的話費越少,越節省。 2、實踐應用 師:打向英國的話費節省率比廣告語中的還要高,我們來幫廣告公司將廣告語作個小小的改動,讓它更吸引顧客。(cai顯示“25%”改為“28%”)師:現代社會的商業競爭太激烈了,廣告公司為了能吸引更多的顧客,將節省率全部定為28%。那么,現在利用ddc打向各國的優惠價各是多少,你能幫著算一算嗎? 學生討論、計算后匯報計算方法和結果。[師板書:一般話費 (1- 28%)= 優惠價 ] 3、拓展應用 (1)、計算優惠率。 師:同學們愛吃“麥當勞”嗎?(展示“麥當勞”餐廳贈送的優惠券)如果讓你去買,你認為買哪種更合算?(cai顯示兩種不同的優惠券:a、7元的雞翅優惠為5元,b、14.40元的漢堡包優惠為10元。) 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驗證猜測。 集體驗證結論,小結方法。 (2)、計算贈量前的重量。 師: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真是太廣泛了。你瞧,方便面的廣告中也用到了百分數。(cai顯示方便面袋上的廣告:贈量25%,加量不加價。) 師:現在的重量是78克,你知道贈量前是多少克? 學生先討論計算方法,再分組解答。 學生匯報計算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原來的重量 (1+25%)=現在的重量] (3)、思考題: 小明在放學路上,拾得100元錢,在尋找失主時,小明開玩笑說:“我書包里原有100元錢,現在又拾得100元,我的財富增加了100%。”小明將錢還給失主后,小明卻說,拾來100元,使我的財富達到了200元,現又還給失主100元,就是減少了50%,我還賺了50%。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三、全課小結。 1、師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談談今天所學的知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2、師 :你認為今天誰學得最好?你覺得你自己學得怎么樣? 【本課總的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設計著力體現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中。只有讓數學扎根于生活這個肥沃的土壤,注意以學生的生活實踐為基礎,選擇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學生感興趣的、能激發他們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內容,才是生動的最具創造性的素材,學生才會覺得自己的數學學習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從而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和開拓意識,也才真正體現培養學生的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意識。】
生活中的百分數 篇2
一、學習科目:數學
二、學段/年級:六年級第十二冊
三、學習時間:一課時
四、教學目標 :
1、 知識目標:使學生加深對百分數的認識,能掌握生活中各類百分率的計算方法,能用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方法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百分數應用題,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數學的應用意識。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解決生產、生活中求百分率問題的能力。
3、創新目標:培養學生學會運用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德育目標:初步滲透概率統計思想。
5、教學重點:學會解答生活中的百分率的實際問題 。
6、教學難點 :對一些百分率的理解。
五、教具準備:CAI課件,學生準備計算器。
六、教學過程 :
一、情景引入
1、觀看廣告用語。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CAI顯示廣告語。如:農夫山泉,有點甜!)
你能說幾句廣告語嗎?
師:有的廣告語是這樣表示的,還有的是用數學知識表示的。(CAI顯示價格表,簡要介紹DDC是一種數據傳輸方式)
“立即加入DDC用戶行列,分分秒秒都可享受比一般話費節省25%的長途電話服務”
國家
DDC儲值優惠價(元)
一般話費
加拿大
5.42
6.70
美國
5.42
6.80
英國
6.27
8.80
澳洲
5.87
7.20
日本
6.56
7.90
新加坡
5.89
6.90
2、質疑:哪一種話費要節省些?
師: 如果你是顧客,你能直接看出用DDC由香港打向哪個國家的話費最節省嗎?
二、自主學習,反饋信息。
1、百分數的計算。
師: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并改進價格表。怎樣讓顧客一眼看出打向哪個國家的話費最節省?
學生分小組討論、設計,再反饋信息。
教師根據學生意見,增加一欄“節省的百分比”。
國家
DDC儲值優惠價(元)
一般話費
節省百分比
加拿大
4.82
6.70
美國
4.90
6.80
英國
6.34
8.80
澳洲
5.18
7.20
日本
5.59
7.90
新加坡
4.97
6.90
師:怎樣計算節省的百分比?請同學們先討論,再用計算器計算各項的百分比。
學生分組討論后,反饋信息,歸納計算方法。
[板書:(DDC優惠價- 一般話費) 一般話費=節省率 ]
小結:節省率越高,使用的話費越少,越節省。
2、實踐應用
師:打向英國的話費節省率比廣告語中的還要高,我們來幫廣告公司將廣告語作個小小的改動,讓它更吸引顧客。(CAI顯示“25%”改為“28%”)
師:現代社會的商業競爭太激烈了,廣告公司為了能吸引更多的顧客,將節省率全部定為28%。那么,現在利用DDC打向各國的優惠價各是多少,你能幫著算一算嗎?
學生討論、計算后匯報計算方法和結果。[師板書:一般話費 (1- 28%)=優惠價 ]
3、拓展應用
(1)、計算優惠率。
師:同學們愛吃“麥當勞”嗎?(展示“麥當勞”餐廳贈送的優惠券)如果讓你去買,你認為買哪種更合算?(CAI顯示兩種不同的優惠券:A、7元的雞翅優惠為5元,B、14.40元的漢堡包優惠為10元。)
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驗證猜測。
集體驗證結論,小結方法。
(2)、計算贈量前的重量。
師: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真是太廣泛了。你瞧,方便面的廣告中也用到了百分數。(CAI顯示方便面袋上的廣告:贈量25%,加量不加價。)
師:現在的重量是78克,你知道贈量前是多少克?
學生先討論計算方法,再分組解答。
學生匯報計算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原來的重量 (1+25%)=現在的重量]
(3)、思考題:
小明在放學路上,拾得100元錢,在尋找失主時,小明開玩笑說:“我書包里原有100元錢,現在又拾得100元,我的財富增加了100%。”小明將錢還給失主后,小明卻說,拾來100元,使我的財富達到了200元,現又還給失主100元,就是減少了50%,我還賺了50%。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三、全課小結。
1、師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談談今天所學的知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
2、師 :你認為今天誰學得最好?你覺得你自己學得怎么樣?
【本課總的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設計著力體現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中。只有讓數學扎根于生活這個肥沃的土壤,注意以學生的生活實踐為基礎,選擇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學生感興趣的、能激發他們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內容,才是生動的最具創造性的素材,學生才會覺得自己的數學學習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從而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和開拓意識,也才真正體現培養學生的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意識。】
生活中的百分數 篇3
抽出中午休息的時間觀看了一堂錄像課——《生活中的百分數》,雖然沒有時下流行的花里胡哨的課件,但是簡約順暢的課堂進程給我的感觸還是頗深。我認為這堂課是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數學課堂,真正體現了新課標中強調:數學教學中要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特點,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并最終服務于生活,尤其是我們的小學數學,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這位老師先給學生布置了任務,去找生活中的百分數,使其成為數學研究的對象。因為學習的材料來源身邊的問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就空前高漲,他們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又學出新的味道。同時這節課又拉近了課本數學與生活數學的距離。可見用活現教材,教出生活數學是實踐新理念的又一有效的舉措。
還有,我覺得這堂課加大了課堂的開放性和自主性,真正把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在課堂中讓盡可能多的學生有充分參與的學習機會,讓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實現一個真實的數學學習的過程。
能多聽幾堂課是好事,特別是多聽幾堂好課,可是這樣的機會不是人人都有,那么從一堂課中去細細體味,去深深感悟,有何嘗不是能學會很多呢?!
生活中的百分數 篇4
本周組織教師們觀看了錄象課《生活中的百分數》數學綜合實踐課,以前這類課聽得很少,今天的這節課一定給教師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對數學實踐課也有了一次深刻的了解,我聽了以后感覺也頗深,主要有以下幾點感受:
1、教師的選材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
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但我們教師往往不太注意,而這位老師把這個內容搬上課堂,從內容上來說很吸引學生,服裝上的百分數,酒瓶上的百分數,學生都很熟悉,卻從沒研究過,所以這個內容很吸引學生,而且教師讓每個學生都親自帶來了帶有商標的衣服、毛毯、酒瓶,給學生提供了研究的實物,而不是空洞的說教。
2、整堂課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
在研究服裝上的百分數時,教師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在研究酒瓶上的百分數時讓學生聞一聞,讓學生充分感知出現的百分數不同時,會出現怎樣不同的效果。
3、加強學生的估算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并不需要精確的計算,相反估算更重要,這節課上教師讓學生估一估教師的體重,因為學生事先都知道父母的體重,所以會拿教師跟自己的父母相比,從而來估算教師的體重,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4、滲透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讓學生明白數學上的結果與生活實際的差距
學習酒瓶上的百分數,從而引出飲酒適量,從飲酒適量中讓學生明白數學上的結果往往只是純理論的東西,必須要結合生活實際。算出來你的最大的飲酒量,并非是正確的,還要因人而異,這個結果只是一個參考的依據。
5、教師注重對學生的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結果都往往沒有唯一的肯定或否定,整個過程讓學生們自己去研究、探討,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們自我評價,自我感悟。
相信學生通過一節課對生活中百分數的研究后,以后他在生活中看到百分數就會不自覺的自己會去研究了。
生活中的百分數 篇5
這星期聽了《生活中的百分數》,感受非淺:這堂課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精神,把生活與數學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中有生活,使數學和生活容為一體。同時也使學生真正動了起來:讓學生在觀察中學習、在操作中感悟、在體驗中深化。讓我又一次很好地學習了新課標精神,下面談一點自己的淺顯看法。
一、注重生活與數學的緊密聯系
新課標倡導把數學和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人人學習有用的數學,學習有價值的數學,本節課充分的體現了這點。以學生的生活為起點,找生活中的數學:服裝上的百分數、酒當中的百分數知識,通過學生收集、整理,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二、注重學生的體驗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整節課課教師都比較注重學生的體驗,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在酒中的百分數知識教學中通過認識酒中的百分數——判斷酒精濃度的高低——計算老師飲酒的限額,教學過程一節緊扣一節。讓學生通過看、摸、聞等多種方法了解掌握知識,這樣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三、注重對學生的評價
整節課教師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注重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注重與同伴的交流和合作,注重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學生數學思考的過程。同時也重視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從日常生活中提出簡單問題,并能經過適時點撥啟發學生的智慧,抓住學生的閃光點。
生活中的百分數 篇6
看了《生活中的百分數》,感受很多,下面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數學課分為四大領域,分別是:數與代數,空間圖形,統計與概率和實踐與運用,其中實踐與運用,就是要把課本中的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如:旅游中的數學、體育和數學等,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覺得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新的教學理念
1、注重學科整合
百分數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就需要語文做為載體。學生在了解和分析、討論社會生活時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社會經驗的運用,和信息技術的使用等 ,使學生深入理解百分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數學課中兼容了語文、社會和信息技術等的內容。
2、注重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
在教學中體現了“兩個自主”:其一,讓學生自主研究主題,其二,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合作伙伴。讓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與展示,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
總體感覺:本課是這位老師注重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就在他們身邊,能自主地意識到數學的真實性,從而主動的參與數學學習,促進他們更好的發展。
生活中的百分數 篇7
雖然沒能出去聽課,只是擠出一些空閑時間在網上觀看課堂實錄,但我也覺得很慶幸。因為我也同樣聽到了一堂好的數學課《生活中的百分數》。說真的,聽了以后感觸頗深。那堂課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標精神。在他的數學課堂中,充分地讓學生學數學,做數學,讓學生在做中觀察,在做中發現規律,讓學生自己感悟數學的奧秘。下面我將自己聽課后的幾點思索歸納如下。
一、尋找新知的生活背景
課堂伊始,教師以讓學生說說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看到過百分數切入課題,帶領學生踏上探究之旅。然后根據學生所列舉出的種種生活用品重點性地選擇了衣服和酒展開對百分數的研究。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無不滲透著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在交談之中,教師與學生的每一句話都始終流露著一種親切、民主、和諧的氛圍。與其說這是一堂學習百分數的應用課,不如說那是一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生活享受課。教師總是把學習建立在兒童真實生活的經驗之上,自己總是作為引導者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在生活中學數學、做數學。
二、呵護學生的思維活動
1、專心傾聽每一個學生的發言
整堂課中,教師總是耐心聽完學生的回答,有時稍作點撥,有時用簡潔的話幫助學生概括出主要意思。在對待學生的發言時,首先看到的是他發言中的閃光點,先肯定再指正。如當學生在自己帶來的衣服上找出了百分數并說出了它的意義后但不知道它的作用時,教師就加以引導聯系生活實際可以說明各種季節的衣服所含的成份的百分比是不同的,那么我們該怎樣學會選擇衣服。誘發思維,再得出合理的結論。即可以培養學生自身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又可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讓每一個學生都經歷探究的過程
《生活中的百分數》新課的導入就是讓學生出示生活中找到的百分數,如衣服上的標簽,還有各種酒瓶上的濃度標簽等等,直接揭示課題。在教學中,教師出示學生收集到的數據:青島啤酒的酒精度3.4℅等,150毫升,勁酒52度100毫升成人每一千克所能承受的酒精量等,從而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如讓每個學生計算出自己的親人(爸爸或媽媽)的飲酒量,使每一個學生都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真正達到了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學目標,為每一個學生搭起了一座數學與生活之橋。
一堂課結束了,我的心情卻是久久不能平靜。一個真實的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生成的過程,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希望自己應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學生所想,備學生所需,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資源,給學生合作交流的空間,多關注學生,要敢于擺脫教材的束縛,根據學生出現的情況,開發和利用學生資源,使課堂成為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也成為我和學生共同發展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