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數的應用說課稿(精選2篇)
百分數的應用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定
本課選自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百分數的應用》這一章節。利息的計算"一課是分數、百分數乘法應用題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是實際生活中人們經常接觸的事情。教材設計這一內容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目標:
1、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結合儲蓄等活動,學習合理理財,逐步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重點:能利用百分數知識解決一些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
難點:理解利息和利率的含義。
二.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在應用題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我們逐步探索歸納出"創設情景-一構建模型一一解釋應用"的應用題課堂教學模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問題情景,再從中提取數學問題(即應用題),進而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構建數學模型(即數量關系、分析問題的方法及解題策略),最后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解釋或解決數學問題和簡單的實際問題。
對于"利息的計算"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且分數、百分數乘法應用題的計算技能已熟練掌握,本課時教學和認知的重點和難點不在于會不會計算利息,而在于應用。因此,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充分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讓學生自選一張計算利息,主動探索利息的計算方法,構建利息計算的模型。
三.教學流程
1.創設情景,引人新課
由于利息的計算應用較廣,學生在目前和今后的生活中都會有較多的應用機會。因此先設計了每個學生都熟知的"過年一-拿壓歲錢一一存銀行一一得利息"的情景,引人新課,使學生感受到利息的計算就來源于自己的生活實際在學生學會了利息的計算方法后,請他們設計自己的壓歲錢的存取方案,為學生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使他們感受到所學的知識能運用于生活。
師:老師與你們一樣大的時候,過年最開心的也是能拿壓歲錢,那么你們現在過年一般能拿到多少壓歲錢?
師:我相信每個同學都有壓歲錢拿,但是不管多少,都是長輩對我們的關心。老師那時只拿幾角壓歲錢,也很開心。那么你們是如何處理壓歲錢的呢
2.聯系生活,理解意義。
先讓學生自己說說有關儲蓄的知識已知道哪些,再讓學生觀察一張真實的存單,讓學生從這張真實的存單上獲取有關存款的信息,并由學生自己舉例說明本金、利息的意義,引導學生理解利率的意義就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在理解利率意義的基礎上,出示三張真實的存單,讓學生自選一張計算利息,主動探索利息的計算方法,構建利息計算的模型。
師:壓歲錢有那么多,除了一部分消費外,多余的存銀行。那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有關儲蓄的知識?(生1:定期利率比活期利率高。生2:活期可以自由地拿,定期不到時間要用身份證才能拿。……)
師:儲蓄有定期和活期之分,定期儲蓄的利率較高,就是拿到的什么比較多?(生齊答:利息。師板書)
師:那么誰來舉例說明一下哪一部分是利息呢?(生:去年我存人一千元,今年到期取出1024元,這24元是利息。)
師:那么存人的一千元又叫什么呢?(生:本金。師板書)
教師用實物投影儀出示課前存好的一張100元的真實存單,請學生觀察后回答:你能從這張存單當中知道些什么?(同桌可以商量)
師小結:利息與本金的百分比就是利率。(板書)在一張簡單的存單上,我們能知道很多的信息。
師出示三張復印的存單(分別為①200元,存期3年,年利率為2.7%。②100元,存期2年,年利率為2.43%。③200元,存期1年,年利率為2.25%。),請學生觀察這三張存單,說說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師巡視。
師小結:存期不同,所以年利率不同,其實銀行的利率是國家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所確定的,不同時期的利率是不同的。
師出示現行銀行儲蓄的利率表:誰能給大家解釋一下,這里的2.7%表示什么意思?(生:這里的百分之二點七,表示利息占本金的百分之二點七。)
師:是定期幾年的利率?(生:三年。)
師:這里的月利率表示什么意思呢?(生:月利率是一個月的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
3.引導探索,構建模型。
師:通過比較,我們知道存期不同,利率不同,利息的多少與利率有關。請你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張存單,幫那位儲戶算一算,這張存單到期后可拿到多少利息?(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存單利息,教師巡回指導。)
師:利息的多少跟本金、年利率和存期有關,那么到底有什么樣的關系?(請學生觀察上述三個算式)(生:本金乘以利率再乘以時間等于利息。)
教師補上"×"和"=",形成計算利息的模型。
本金×利率×時間=利息
4.鞏固訓練,解釋應用。
學生掌握了利息的計算方法后,設計了兩個層次的訓練,為學生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一是利用所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分別請學生計算(1)張阿姨購買5000元三年期國庫券的利息,(2)張伯伯向銀行貸款7000元4個月的利息,(3)李叔叔存8000元活期半年的利息:二是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1)請學生設計1000元壓歲錢的儲蓄方案,(2)為王大爺出主意解決取款的兩難問題
百分數的應用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的課題是《 百分數的應用 (三)》,下面我將從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百分數的應用(三)》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第三版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28、29頁的內容,包括例題、試一試和練一練三部分。其中例題的設計上給了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間,也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了依據。練習部分設計了模仿例題的基本練習,新舊知識相聯系的鞏固練習、突出教學重點的專項練習。
教材通過創設“家庭消費情況”的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探尋解決的辦法,讓學生感受到“百分數就在我們身邊”,同時也為向學生滲透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資源。
[重點、難點、關鍵]
在深入理解教材,認真分析學生的基礎上,我確定本課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列方程解決百分數問題”的方法。難點是理解用算術方法解決此類應用題的算理,關鍵是引導學生認真分析數量關系。
二、學情分析
1、知識基礎
學生在學習《百分數的應用(三)》之前,一是已經會解決“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二是這些百分數應用題實際上與相應的分數乘、除法應用題類似,只是給出的條件以百分之幾來表示。由此可以肯定:大部分學生可以比較輕松地完成本堂課的學習任務。
2、學生可能存在的疑惑
①為什么在解決例題中的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列方程解?
②在用算術方法解答時,為什么要用除法?
三、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對學生的分析,依據新課標中的“知識、過程、情感”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三點: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加深對百分數內涵的理解,掌握列方程解決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創設情境,讓學生經歷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總結經驗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體驗探索過程中的艱辛與喜悅,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與人生觀,通過分析統計表中的信息,讓學生感受到“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幸福感。
四、教法與學法設計
本節課我首先采用復習導入法,這樣既復習了舊知又為這節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在新授中,我主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采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教師點撥引導為輔的策略,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生活實例中感知,在積極思辨中發現,在具體運用中理解的方法進行百分數應用的教學。在練習時,我設計了有梯度的題目,真正體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教具與學具]
為了能夠有效地配合完成教學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準備利用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同時讓學生準備尺子,借助畫線段圖幫助理解。
為了能落實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努力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導入,把新知連起來
1.一個數的30%等于210,這個數是多少?
2.解方程:50%x-33%x=34
指名上板演,并說說解題思路?集體訂正。
這樣設計,能夠由此及彼,幫助學生找準新知識的生長點,為他們掃 除了學習障礙。
(二)、自主探究,把新知拿下來
課件出示例題:
下表是笑笑的媽媽記錄的家庭消費情況:
年份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食品支出總額占家庭總支出
的百分比
65%
58%
50%
其他支出總額占家庭總支出
的百分比
35%
42%
50%
提出問題:
1、比較這個家庭支出情況的有關數據,你發現了什么?
2、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這個家庭的總支出是多少元嗎?
我首先鼓勵學生從統計表中獲取信息。通過比較,學生會發現這個家庭的食品支出總額在逐年減少,而其他支出總額在逐年增多,這個家庭的總支出也逐年增加,可見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內容不斷豐富,體驗社會主義的優越感和幸福感。達到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老師追問:
題中以誰為單位“1”,你會用線段圖來表示數量關系嗎?(要求學生畫線段圖,寫出題中的數量關系,教師板書指導。)
總支出不知,怎么辦?用字母“x”表示,怎樣列方程?
(1)學生試著用方程解答。
(2)學生板演,教學巡視,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
解:設這個家庭1985年的總支出是x元。
65%x-35%x = 210
30%x = 210
x = 700
對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義進行追問,“為什么要列方程解”,“方程表示什么意思”,經歷這個反思過程,讓學生初步理解了分析問題的方法,達到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老師接著追問:
還有什么方法?讓學生展開討論,引導學生把65%x-35%x寫成(65%-35%)x,這樣可以很清楚地看出“210就是65%-35%與x的積,x是一個因數,根據“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讓學生知道還可以用算術方法解答此類問題,這樣一來,我們就很輕松地攻克了本節課的難點。
這樣老師大膽的“退”下去,讓學生勇敢地“走”進來,給學生自主的空間和自主的權力,從而把舞臺還給學生,把精彩留給學生。
(三)、反思總結 把知識串起來
新授之后,我安排2分鐘的小組總結或個人即興發言,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節課的體會,談談自己的收獲。學生總結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的方法和研究過程,這樣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及時總結和反思的良好習慣。
(四)、及時練習 把新知用起來
我把比較枯燥的“鞏固練習”設計成了“智勇闖關”游戲,面向全體,讓學生動起來;智勇闖關,把激qing調起來。我設計了四關游戲:
第一關:磨拳擦掌,小試身手
試一試中的兩題屬于模仿例題的基本練習,我把機會留給了中差生。
第二關:火眼金睛,降妖除怪
老師出示一道有解題思路和過程的“百分數應用題”,讓學生找出其中的錯誤,提醒學生不能犯同樣的失誤。
第三關:練就本領,占山為王
老師為每組出示一道難度相同的“百分數應用題”,已經完成本組任務的同學可以搶占黑板上已畫好了的高低不同的“大山” 。
第四關:斗智斗勇,通關全勝
出示一道有一定思考難度的“百分數應用題”,先做對的同學所在的組獲勝。
六、板書設計
百分數的應用(三)
食品支出總額+其他支出總額=210
解:設這個家庭1985年的總支出是x元。
65%x-35%x=210 65%-35%=30%
30%x=210 210÷30%=700(元)
x=700
答:這個家庭總支出是700元。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地形成完整的解題思路,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以上,我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六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