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按比例分配
按比例分配問題可以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來解答。例5的編排在建立比的概念之后,適宜用比的知識解答!巴米印笨ㄍò驯瓤醋鞣輸担靶▲B”卡通把比看作分數,都是從3∶2的具體含義出發,經過推理形成解題思路的。也可以先在教材的方格圖上,通過涂色得到啟發。如果每次涂5個方格,其中3個紅色方格、2個黃色方格,那么要6次(30÷5=6)剛好涂完。所以紅色方格一共有30÷5×3=18(格),黃色方格一共有30÷5×2=12(格)。如果把方格圖里的3行(列)涂紅色、2行(列)涂黃色,那么就能直觀看到紅色方格是30格的3/5,黃色方格是30格的2/5,所以兩種顏色的格數分別用30×3/5和30×2/5計算。
教學例題時要溝通兩種解法的聯系,要提倡“小鳥”卡通的方法,突出按比例分配問題轉化成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引導學生用分數乘法來解決問題。
“試一試”里出現了1∶2∶3,對連比的概念不需要作過多解釋。學生會從兩個數的比來體會這個連比的含義,只要能夠說出紅色方格占1份、黃色方格占2份、綠色方格占3份,就能應用解答例5的經驗完成這道題。
“練一練”第2題給出了幼兒園大班、中班、小班各有的人數,把180塊巧克力按班級人數的比分配。這道題變式呈現按比例分配的問題,沒有直接給出班級人數比,要求學生根據人數先想出比,然后按比例分配。教師要重點幫助學生理解“把180塊巧克力按班級人數的比分給三個班”就是把180按35:31:24進行分配。這道題還是解答練習十四第2、8題的平臺。
課后反思:
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是引導學生應用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解答有關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由于在學習比的意義時學生已能根據兩個數量間的比用分數來表述兩者的關系,所以在教學例題5時,我給學生充分獨立思考和解答的時間,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索。在交流解法時,很多學生思維活躍,發言積極,想出了很多種解法。這時我再及時引導學生將這些方法進行總結,并突出了用分數乘法來解題的這種方法。在新知的學習中,我還請學生思考如何進行檢驗,學生們聯系題中的信息想到了可以將求出的兩個數量組成比進行化簡,再將這兩個數量的和求出來,與已知信息進行比較進行檢驗。
整節數學課上,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課堂氣氛活躍、和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性。
課前思考:
按比例分配是一種分配思想,在生活生產中是很常見的。已學過的平均分配其實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種特例。教學中要通過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了解在生產生活中要把一個量按照一定的比例來分配,從而感悟按比例存在的價值。
學生在平時有一定的體驗,所以在新知形成過程中,首先讓學生根據原有的知識嘗試解決問題,變被動接受學習為主動研究性學習。其次,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并充分展示學生的思考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同一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有利于學生多向思維的發展。
課后反思:
在練習十四第4題后,進行相應的練習后,出示一道練習題: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度數的比是2∶3∶4,這個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生1:是銳角三角形,因為通過計算,我知道三個內角分別是40°,60°,80°所以是銳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