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數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比的認識》教案1
學生把前面情境中所涉及的數量關系寫成比的形式,說一說每個比所代表的意義。
(二)選擇
1.大卡車載重量是5噸,小卡車載重量是2噸,大小卡車的載重量比是 .( )
2.如果a是b的3倍,那么a和b的比是1∶3.( )
3.小強的身高是1米,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小強和爸爸身高的比是1∶173.( )
1.甲乙兩隊比賽結果是3∶2,是指這節課所學的比嗎?
2.根據男、女生人數的比是4∶5,你可以知道男女生的具體人數嗎?
3.一臺機器上有大小兩個齒輪,大齒輪有100個齒,每分鐘25轉;小齒輪有40個齒,每分鐘120轉。
據所給條件,你可以寫出哪些比?
教學反思
掌握的還可以,能根據要求寫出比。
課題 生活中的比 3 第 3 課時(總第 34 課時)
學材分析已抽象出比的概念,學會了求比值。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需要刻畫兩個量之間的數量關系用比表示比較合適。體會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
學情分析學習目標
1、鞏固求比值的方法。進一步理解了比的意義。
2、能利用比的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
3、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
教學活動學生活動
一、復習
兩輛汽車,甲車4小時行駛200千米,乙車3小時行駛180千米.
1.甲車的速度可以說成( )和( )的比,是()∶(),比值是( )。
2.乙車的速度可以說成( )和( )的比,是()∶(),比值是( ).
3.甲、乙兩車所行路程的比是( )。
4.甲、乙兩車所用時間的比是( )。
5.甲、乙兩車所行速度的比是( )。
二、求比值。
三、實踐活動
這個實踐活動很有趣,既鞏固了比的認識,又引導學生發現身體上的一些“比”。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教室里找一找“比”。由于測量需要的時間比較長,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課前進行測量,課上組織交流。
四、課后作業。《同步伴讀》
寫出她所走的路程和時間的比.
寫出這個小組做的模型總數和人數的比.
寫出運來橘子的重量和運來水果的總重量的比.
1、4∶5 0.8∶0.4
2、小紅3小時走了11千米.
3、航空模型小組8個人共做了27個航空模型.
4、商店一共運來8.2噸水果,其中有3.5噸是橘子.
教學反思
能根據要求寫出比,會求比值。
課題 比的化簡 第 4 課時(總第 35 課時)
學材分析
已經學了比、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再來學會化簡比的方法。學情分析
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比。重點理解比的基本性質。難點正確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學習目標1、理解比的基本性質。2、正確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3、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教學準備習題準備、實物投影儀
教學活動:
一、復習引入(一)復習商不變的性質1.誰能直接說出60÷25的商?2.你是怎么想的?3.根據是什么?(二)復習分數的基本性質根據是什么?內容是什么?(三)求比值二、講授新課我們以前學過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聯想這兩個性質,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樣的規律?
(一)比的基本性質1、出示8∶4和2∶1這兩個比。2.教師提問這兩個比有什么共同點嗎?這兩個比有什么不同點嗎? 你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