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乘法(第6課時)
課后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大部分學生都能正確的進行計算,還有幾個(尤其是付令、顧文曄、顧國馨)對于三個分數的約分要連續兩次以上的,還有困難。對于這些學生課后還得加強輔導。以下是我對練習課的一些認識:
練習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主要課型之一,約占總學時的五分之三。同時,數學基礎知識的鞏固和掌握,數學技能、技巧的形成,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空間觀念的建立,以及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等都離不開練習課。
1、練得有“趣”。練習題的設計要有趣,能激起學生練習的欲望。
2、練得有“的”。練習題的設計目的性要明確,針對性要強。
3、練得有“度”。練習題的設計要適度,又要有坡度,分層要求,照顧兩頭帶中間。
課后反思:
可能今天練習課的內容不具挑戰性,學生們學習積極性不是很高,六(1)班中有部分學生上課時學習習慣較差,不積極參與數學問題的討論,也不積極地完成相應的數學練習。正如潘老師反思的那樣,在練習課的教學中更需要教師投入較大的精力,精心設計練習課,課上也要講究教學藝術。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教學業務水平。讓學生喜歡上自己的數學課,該是我們最大的幸福了。
練習九中的第11題通過計算讓學生發現其中的規律,對于學生來說完全用自己的話來總結有一定困難,但經過教師適當點撥后能總結出來并聯想到小數乘法中相通的一個規律。在總結時,我還犯了一個錯誤,說一個數乘假分數積大于這個數,忽略了假分數包括1,所以等會要和學生重新探討一下,及時糾正過來。
課后反思:
用分數乘法解決實際問題,關鍵是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是否到位。近階段基本都在練習分數乘法實際問題,不少學生沒有真正理解,只處于模仿狀態,所以在練習中間如果間歇加入幾題分數加減實際問題,學生由于思維定勢,也用乘法計算了。
對書上第11題的規律總結,我是這樣處理的:先以一個分數乘1為標準,然后引入一個數乘小于1的數,那么得到的積比原數小,如果乘大于1的數,那么得到的積比原數大。
這樣進行比較,學生的思路比較清晰,包括后面第51頁上的思考題,也可從鋼管長1米開始考慮,此時兩種情況用去的長度相等,如果鋼管的長度小于1或大于1,那么得到的結果就也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