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積的變化
(2)談話:老師看到好多同學沒拼就知道結果了,在剛才拼的過程中,你們發現什么規律了嗎?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組里交流你的想法。
(3)發現規律:你能聯系操作和填表的過程總結出自己發現的規律嗎? (4)驗證:我們一起到表格中來看一看,是不是蘊藏著這樣的規律? 小結:運用發現的這個規律,你能快速地說出用12個相同的正方體擺成一排拼成長方體,拼成的長方體的表面積比原來少了幾個面的面積呢?你是怎么算出來的?15個呢? 5.談話:剛才通過動手操作和小組討論,同學們發現了把若干個正方體排成一排拼成長方體后表面積的變化規律。在探索中,同學們表現都很出色。 【設計意圖】通過通過拼長方體,會親身體驗會到表面積發生了變化,初步感覺到這個變化存在著一定的規律。在動手過程中學生帶著一定的學習任務去做,有利于建立空間觀念。表格的應用也為學生的學習指明了方向。特別是表頭中的省略號,引領學生向更深的領域探究。所以教學時要激發學生思考:如果用6個、8個拼是個什么情況,先猜想,再操作驗證,從而使學生把關注點落到找尋規律上,能把表格中的數據綜合起來看。通過這些引領,學生的空間觀念也得到了培養。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者再帶著學生到表格中再次體驗規律,讓規律成為每一位學生的發現。 活動二: 1.談話:剛才我們研究了幾個正方體拼成一排時表面積的變化,那長方體在拼擺過程中又有什么變化呢?我們繼續來研究。 2.提問:(課件出示)這是兩個同樣大的長方體,長是5厘米,寬是4厘米,高是3厘米,把它們拼成一個長方體,怎樣拼表面積最大?怎樣拼表面積最小?你是怎么想的? 引導學生發現:3號長方體表面積最大,1號長方體表面積最小,因為減少的面積越少,拼成的大長方體的表面積就越大。(或者說把最大的面重疊在一起,表面積比原來就減少的最多;把最小的面拼在一起,表面積就減少的最少。)
3、驗證:我們就來算一算,三個大長方體的表面積分別比原來到底減少了多少? 小結:看來表面積減少的多與少,和原來長方體重疊的面的大小有關,如果重疊的面大,那么表面積減少的多。(板書) 【設計意圖】學生的動手操作是建立空間觀念的重要手段,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在活動中了解三種拼法,增強體驗。通過動手操作、觀察、直觀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動,讓學生在體驗發現物體拼擺過程中表面積的變化規律中,提高空間觀念的積累水平,發展數學思考。 三、拼拼說說,聯系實際,拓展應用 1.過渡:剛才我們通過操作發現,幾個相同的正方體或長方體,拼成較大的長方體,表面積都發生了變化,而且都有一定的規律。看看誰能運用剛才發現的規律很快解決下面的問題。 課件演示:用6個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除了排成一行拼成長方體,還可以怎么拼?(拼成不同的長方體后,對比)。 問:哪個長方體的表面積大?大多少?你們小組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先在小組里討論一下? 學生觀察,并動手拼一拼,再討論交流,交流時請學生說說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