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上冊解決問題(5)導學案
鞏固反饋,同類拓展
1.課堂活動第1、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展示學生用具體數量和用分數方法解決的方法。比較兩種方法的特點。
根據交流,強調:相遇問題也可根據工程問題的思考方法進行解決。
2.拓展練習。
一批布,可單獨做上衣20件,單獨做褲子可做30件。如果將上衣和褲子配套做,可做多少套?
(1)(20+30)÷2 (2)300÷(300÷20+300÷30)
(3)1÷(120+130) (4)300÷(120+130)。
學生選擇后,說說選擇的理由及思路,重點指導分析第(4)題的錯誤原因。
老師小結:數學的許多知識是相通的。就象工程問題的思考方法就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其他許多類似的數學問題。
3.補充練習。
剛才,我們仔細研究了例題,發現有許多合作的方案。(老師出示各種合作方案,學生只列式,不計算)
(1)如果甲,乙兩隊合作兩周,修這條公路的幾分之幾?
(2)甲,乙兩隊合作幾周,就可以完成這條公路的23?
(3)如果丙隊30周完成,現在三個隊一起合作,幾周可以修完這條公路?
學生獨立列式,全班展示,反饋。 學生獨立完成,課堂活動第1、2題。檢測練習練習二十四:5-8題尚美評價
說說今天你的收獲?
延伸:今天,我們在工作總量,也就是公路全長不知道的情況下,通過假設的公路全長,很好的解決了工程問題。如果我們假設甲隊或乙隊的工作效率,得出的時間會不會和我們今天得出的結果一樣呢?同學們下來可以試一試。
教學板書
設計
a、假設全長300米,300÷(300÷15+300÷10)=6(周)。
b、假設全長150米,150÷(150÷15+150÷10)=6(周)。
c、假設全長60米,60÷(60÷15+60÷10)=6(周)。
d、假設全長為單位“1”,1÷(1/15+1/10)=6(周)。 教學反思本節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開展一系列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靈活運用數學眼光去刨析:打幾折,買幾送幾,滿幾元才打幾折的現實意義,并讓學生通過分析、比較、確定最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