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學實錄
課前交流
師:同學們,我這里有一些詞語,請大家讀一讀,看看能發現什么?
出示:
富有——貧窮
聰明——愚笨
健全——殘疾
大方——吝嗇
美麗——丑陋
年輕——衰老
師:誰來讀一讀?(一生站起來響亮地讀出來。)
師:同學們一起來讀。(生齊讀)發現什么了?
生:這些詞語每一組前后兩個詞都是反義詞。
師:還發現了什么?
生:每一組詞語中,前面的詞語都是褒義的,后面的詞語都是貶義的。
師:不看屏幕,我隨意說出其中一個詞,你們回答出它的反義詞。 (師生對接。)
教學過程
一
師:同學們,在我國近代文學史上,有一個文學家,他寫出了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這個文學家就是——
生(齊):魯迅。
師:對于魯迅,你都了解什么呢?
生:我知道他寫了很多詩歌和小說。
師:對!最著名的小說就是《狂人日記》和《吶喊》。
生:我知道他的原名叫周樹人。他在一生中用了很多筆名,魯迅就是其中一個。
師:是的,魯迅先生一生共有一百多個筆名。
生:我知道魯迅深受大家的愛戴,從他的侄女寫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文章中知道,在魯迅先生去世的時候,很多人都來追悼他,為他送行。
師:同學們,魯迅先生離開我們已經72年了,72年的時間,歲月的風塵并沒有把這個名字掩埋在歷史深處,相反,他的名字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更加光彩奪目。魯迅先生身上有什么獨特的魅力讓他得到了這么多人這么持久的愛戴呢?從《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和《一面》這兩篇文章中同學們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節課,我們再走進著名詩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參加完魯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紀念活動以后,揮筆寫下的經典詩篇《有的人》。(板書)
二
師: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誰能把這首詩讀一讀?
(沒人舉手。)
師:是不是想自己先讀一遍呢? (生,點頭)好的,自己讀讀吧!(朗朗的書聲響起來,生讀得很投入。)
師:在這首詩中只有一個字容易讀錯,就在這一句中——
出示: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師:猜一猜,我說的容易讀錯的字是哪一個?(生大多說“呵”,有的把字音說成是he,有的說成是a)
師:(板書“呵”)這個字到底讀什么呢?
(生猶豫)
師:這個字平時讀“he”,比如——
生(齊):笑呵呵。
師:對!還有“呵斥”。
師:他還有其他的讀音,比如——
生(齊):a。
師:什么時候應該讀“a”呢?(生不語)同學們,“呵”和“啊”這兩個字有的時候讀音和意思是完全一樣的。所以,它一樣可以讀一聲、二聲、三聲、四聲,但剛才很多同學都把它讀成了第四聲,這是為什么呢?(生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