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學實錄
三
師:讀得真好!我相信你們已經感受到了詩歌的魅力。可是你們知道嗎?詩歌的魅力不僅僅表現在它有節奏,語言簡練,能強烈地表達作者的感情這一方面,還表現在他的特點上,請同學們再默讀這首詩,看看你能發現什么?(生體會)
生:我發現每一小節中,詩的前兩句和后兩句的意思是相反的。
師:能不能舉一個例子?
生:比如第二小節:前兩句寫的是“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后兩句寫的是“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這兩種人的做法完全不一樣。
師:像這樣把不同的人的不同做法放到一起去比較的寫作方法,叫對比。還有哪幾個小節也是把不同的人的做法進行了對比呢?
生:3、4小節也是。(生讀)
師:還有對比的段落嗎?
生:第5小節也是對比,是把不同的人最后的下場做了對比。
師:用“下場”不合適,因為這個詞通常是貶義的。換一個詞。
生:結果。(板書)
師:把結果進行對比的也不僅僅是這一個小節。
生:6、7小節也是。(生讀)
師:好,我們一起對比著把這首詩讀一讀,同學們讀每一小節的前兩句,我讀后兩句。體會體會對比的好處。
(師生對比讀,讀得很投入。最后一句,師在讀的時候情緒帶動起了同學們,師生一起讀。)
師:對比的好處就是讓好人在大家的心中更好,讓壞人……
生:在大家的心中更壞。(眾笑)
師:在這首詩中,你還發現了其他特點嗎?(生翻閱,思考,一生舉手。)
生:我發現這首詩前面寫了一種什么人,后面就寫出他得到的結果。比如:前面說“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后面第5小節就寫“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師:是嗎?這可是個獨特的發現。看看,作者寫的幾類人,是不是做法和結果一一對應著?
(生討論,交流,得出的結果是一一對應。)
師:像這樣的寫法是對比的一種形式,我們也可以說是“對照”。(板書)
我們再對照著讀一讀。女生讀做法,男生讀結果。另外,請男女生各推薦一名很有想法、擅長發言的同學。(生推薦)你們兩個不用讀,在他們讀的時候思考,“你愿意做一個什么樣的人?為什么?”
(男女生對照著讀這首詩)
師:請兩位同學發表自己的想法。
生:我愿意做為人民服務的人,因為這樣的人人們敬仰他,即使死了,還有很多人懷念著他。
生:我也愿意做為人民做好事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是高尚的,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民的愛戴。而且,你為別人做了好事,別人在你需要的時候也會幫助你。這樣的人會有很多朋友。
師:是的。別人就是你的一面鏡子,你怎么對待別人,別人就怎么對待你。同學們,我相信,他們說的不僅僅是他們兩個人的想法,也一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