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學實錄
生(齊讀):他的精神是超乎慈祥的。他偉大,他堅強!
師:人民文學家老舍先生說——
生(齊讀):他有顆純潔的心,能接近青年。
師:《亞洲周刊》評選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魯迅先生的《吶喊》位居第一名。
這就是魯迅,“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就是魯迅,關心著青年人的成長和窮苦人的生活。這就是魯迅,用一桿筆與當時黑暗的社會堅持不懈地斗爭。也正是因為這些,所以,許多年來一直受到人們深深的愛戴。
依然回到剛才的問題,為什么紀念魯迅的文章卻不寫魯迅的名字?再讀一讀詩的副標題。這里面有一個重要的詞,能夠解答這個問題。
生:“有感”,這首詩不是寫的魯迅一個人,而是寫的像魯迅這樣的人。所以,沒有出現魯迅的名字。
師:說得真好!在你看來,哪些人也是作者要歌頌的人呢?
生:毛澤東是要歌頌的人,因為他帶領人民建立了新中國。
師:對!人民將會世代懷念著他。
生:黃繼光是這樣的人,因為他為了戰斗的勝利犧牲了自己。
師:是啊,黃繼光犧牲在朝鮮戰場上,兩國人民都會永遠牢記他的名字。
同學們,讓我們拿起書,再讀這首詩,把我們深深的敬仰送給那些讓我們難忘的人。
(生齊讀)
五
師:同學們,著名作家巴爾扎克有一句關于詩的經典的論述,他是這樣說的——
詩句是一些種子,應當在別人心底開花。
讓我們來讀讀這句話。(生齊讀)
師:今天學的這首詩作為種子在你們心底扎根了嗎?我來檢查檢查。合上書,我們試著背誦這首詩。
(生背誦)
師:同學們都把這首詩種在心中了,真好!接下來就是讓她慢慢開花了,下面,我們先讓她開出最小的一朵。這朵花就是試著寫出我們自己的《有的人》。
(生感到驚訝,有的還膽怯了。)
師:怎么寫呢?我給一點提醒:
(1)可以想想身邊的大人或同學們有什么優點和缺點,而且這兩個優缺點是一組反義詞,在一個人身上可以同時俱備。小組內可以思考交流。
(2)想想是什么樣的行為讓他有這樣的優點和缺點。
(3)不同的行為會帶來什么不同的結果?
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集體創作,看看哪一個小組更有智慧。各小組選擇一個寫字快的同學執筆。
(生寫作,有時爭論,有時歡呼,很熱鬧,也很快樂,大約寫了20分鐘,開始匯報。)
師:各小組基本上都完成了,哪一個小組來匯報?
生匯報:
有的人
有的人健全,
卻很殘疾;
有的人殘疾,
卻很健全。
有的人,
長有雙腿卻坐在家里等吃等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