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絕弦》導學案
五、感悟,深入學習 1、伯牙為何要絕弦呢? 2、為何鐘子期死,伯牙要絕弦呢? 3、什么叫知音?從哪里看出鐘子期是他的知音? 4、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過伯牙的琴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導朗讀。 5、伯牙善鼓琴,作為一位有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了高山流水。請你想象一下,伯牙的琴聲肯定還會表現哪些動人的場景呢?引導學生想象:皎皎明月、蒙蒙細雨、裊裊炊煙、等(課件出示這些詞語) 6、在遇到鐘子期前,有沒有人贊美伯牙呢?你想那些人會怎樣贊美伯牙?子期呢? 思考,指名回答。 劃出相關句子。 指名讀。 了解四個“善”字不同的用法。 指導讀好贊嘆的句子,深化理解。 學生回答。 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拓展和運用。 接讀:“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課件出示句子]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導學 學生活動 伯牙面對子期這樣善聽、這樣難得的知音,他一定會對鐘子期說什么? 7、感受知音歡聚的那份融洽和歡悅。 8、配樂師深情敘述“知音之死” 子期死,伯牙怎么就會認為世上再無知音了呢? 在這里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他在斷絕琴弦的同時也斷絕了什么? 六、拓展,深化升華 1、子期死后,伯牙寫下了一首短歌來追悼自己的知音子期 。 2、你能用什么詞語來形容伯牙此時的心情? 3、假如你是子期,你想對伯牙說些什么? 七、熟讀,當堂背誦 你能通過讀體現伯牙與知音相遇的喜和痛失知音的悲嗎? 八、總結,深悟知音。 學生說一說。 課件出示:“知我者,子期也!” 再讀這段話。 引讀:“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引導學生理解、體會后回答。 認真聽,也可輕聲讀,理解,體會。 指名學生回答。 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 學生有感情地讀文、誦文。 附板書 伯 牙 絕 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