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
3,交流討論:
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相關語句感受李大釗同志對孩子的慈愛及在危險面前給予親人信心與力量的父親形象.
4,父愛如山:
身為革命者的李大釗不能像尋常的父親與孩子共享天倫之樂,但父親愛國,愛黨的情懷卻給年幼的女兒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因此,當李大釗同志遇難十六年后,女兒李星華回憶起這些往事,仍然如昨日般清晰.
三,感悟寫法,課外拓展
1,聽老師讀第一自然段與后三自然段,說一說:
你聽出了什么
⑴ 內容上:
女兒為父親的遇難而痛苦,并深深地懷念父親.
⑵ 寫法上:
通過前后照應,首尾呼應更加突出了作者對父親的懷念.
2,文中哪一部分內容也采用了前后照應的寫法
(工友閻振 三被捕前后.)
3,1927年的春天,在局勢越來越緊張的時候,李大釗同志每天早出晚歸地在干什么 被捕后,他在獄中又是如何與敵人斗爭的 這些內容文章中沒有寫到.請你結合查閱的資料,借鑒"前后照應"的寫法,任選一個空白進行補充.
4,交流展示,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