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李星華回憶她的父親李大釗的文章。當時,正值她的父親遇難16周年。作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李大釗同志,他的血不會白流,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他。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軍閥、娛樂、僻靜、恐怖、憲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爺、絞刑”。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寫法。
3、了解李大釗被捕前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使學生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
【課前準備】
1、教具準備:電視機、錄音機。
2、學具準備:查閱李大釗的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qing導入
1、談話:課前要求大家查閱有關李大釗的資料,誰能把你查的資料介紹一下?
2、板書課題:
十六年前的回憶
3、啟示:請讀讀課文,看看課文寫的是哪一年的事?主要寫了李大釗的哪幾件事?
二、初讀感知
1、課件出示自學要求,指名讀閱讀要求:
⑴ 想一想課文主要寫李大釗同志的哪幾件事?
⑵ 課文除開頭外,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怎樣分段合適?
⑶ 畫出你認為值得深入體會的句子,并與同桌相互交流。
2、檢查初讀情況。
歸納板書:
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后
3、學生質疑問難。
三、品析課文
1、讀文思考:
⑴ 從文中哪兒能體會出李大釗終于革命事業的精神?
⑵ 李大釗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現在哪里?
2、討論、交流。
3、分組討論交流。
4、配樂指導朗讀。
5、集體交流:
朗讀了重點句后,你想說些什么?
6、指名讀開頭、結尾體會寫法:
⑴ 指名讀第一節:
理解“被難日”意思?
⑵ 自由朗讀結尾段:
想想這兩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什么是前后照應?
四、總結全文
1、快速瀏覽全文,想想課文用了哪些事例要表現李大釗怎樣的品質?
2、學完課文,談談你的感受?從中受到的教育?
第二課時
一、指導朗讀
1、小組合作練讀使自己感動、產生敬仰之情的句子。
2、交流:
結合具體語句,先說說為什么使你產生敬仰之情,再讀給大家聽。師生評議。
3、再現李大釗光輝形象:
⑴ 角色朗讀法庭受審一段,要求通過語調表情和動作表演,再現李大釗與親人訣別的場面。
⑵ 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議。
二、研究寫法
1、討論:
“前后照應”的特點是什么?
2、出示句子,從文中找出與它照應的句子。
3、討論交流。
三、小練筆
1、出示一篇短文,獨立閱讀,找出前后照應的句子。
2、集體交流討論,體會寫作的好處。
四、作業設計與拓展
1、必做題:
⑴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抄寫前后照應的句子。
⑵ 組織一次“民族魂──我說心中的英雄”主題會,再把這次活動寫下來。
2、選做題:
選讀課文閱讀中的文章,寫讀書筆記。
【板書設計】
十六年前的回憶
被捕前 態度堅決
被捕中 沉著冷靜 堅貞不屈
犧牲時 安靜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