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習作2 老師不在……
1.同學們,在你的學習生活中遇到過老師不在教室的情況嗎?因為什么原因老師不在教室呢?(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開會、臨時有事、聽課、學習;在時間上也有不同的:一會兒、一節課、一段時間……)
2.當老師不在教室時,你的同伴在做些什么呢?閉上眼睛回憶一下。指名生交流老師不在時做的事情。
3.小結過渡:其實,不管是好事還是錯事,或者是有趣的事,都可以說出來,關鍵是要說真話。(教師可列舉一個自己的例子以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
[設計意圖:“說”永遠是“寫”的前提。為了切實提高本次習作的質量,為了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因此這個環節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充分說。在交流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啟發學生多角度地思考,讓學生在“問”與“答”中將事情的過程說清楚,將人物的表現說具體。]
(三)例文引路,領悟方法
學習單4:(用時約8分鐘)
1.通過例文閱讀,體會文章的立意、寫作技巧等,指導如何把文章寫得更詳細;
2.引導學生將老師不在時的過程寫具體。
1.老師不在的時候同學們有這么多秘密的事情。怎樣才能把老師不在時同學們的表現寫好呢?請大家來看一篇例文。
2.閱讀例文(下水文一),感悟寫法。思考:(1)這篇文章是怎樣寫好同學們的表現的?(2)除了吵鬧的情形,還會有哪些情形發生呢?
3.組織學生交流。
(1)啟發學生從寫作的方法、寫作的技巧等方面來交流;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歸納寫法,并形成板書:
細節描寫(動作、神態、語言)
有詳有略、點面結合(一群人、一個人)
一波三折
(2)師小結:雖然習作中的同學們很不自覺,但我也覺得這篇文章寫得特別真實,特別有趣。在我們班,除了例文中說到的這種情形外,當老師不在時,肯定還有很多其他的情形,你們能說說嗎?(這個話題旨在啟發學生從多角度來思考老師不在時同學們的表現:如班長維持紀律、班干部組織大家開展活動等;要讓學生的思維打開來,這樣的習作話題才會更廣,寫出來的文章才不會千篇一律。)
(3)啟發學生說自己的表現:老師不在的時候,教室里真是精彩紛呈啊,那么你在做些什么呢?能不能把你的表現也說給大家聽聽。
[設計意圖:適當地用好例文,對于提高學生、尤其是中下等學生的習作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了切實提高此次習作的質量,選擇了例文一做為引路文。這篇例文從選材立意、寫作技巧上都有明顯的特點,學生通過閱讀,能夠一下子找出寫好作文的竅門:一是點面結合;二是細節描寫;三是有詳有略。同時,例文中安排了一個小插曲,使文章變得一波三折,更具可讀性。由于學生的經歷可能會和例文一樣會鎖定在“吵鬧”這一個場景上,學生的習作很可能會千篇一律,為避免這種情況,在指導中一定要讓學生從選材立意上有所突破,盡量不要掉入只寫“不自覺”情形的怪圈。]
(四)明確目的,練習寫作
學習單5:(這一環節約花45分鐘)
1.明確本次習作目的;
2.練習寫作。
1.明確本次習作要求:是呀,老師不在教室的時候,一定發生了許多事情,這些事情往往是你和同伴之間的秘密。如果你能把老師不在時同學們的表現寫下來,就是本次習作的要求了。
2.在寫作的過程中,如果能注意這幾點(指板書),你的作文就會更好。試著按要求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