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國標版第十一冊語文第三單元的教學設計
請學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內容
四、指導寫字。
1、師重點指導
2、學生寫字
3、展示評議
五、布置作業
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憑借具體語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學家,也是一位生活強者,教育學生學習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偉大人格。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憑借具體語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學家,也是一位生活強者,教育學生學習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偉大人格。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詞
2、指名讀課文
二、比較閱讀,品味語言
1、出示材料,比較閱讀。
出示配讀材料:“盡管他那么無助地坐在……解開了宇宙之迷”
出示課文:雖然,他的身體一點也沒有離開過輪椅,……非常美的科學的宇宙模型。
2、朗讀比較
3、交流感受。同樣是介紹霍金的科學研究及其業績,課文以豐富的想象,“再現“了霍金進行科學探索的情景,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霍金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
四、感受魅力。復述故事。
1、自瀆課文,了解除了霍金的勇敢頑強以外,課文還介紹了霍金的哪些故事?嘗試給故事擬一個小標題,并講出理由。參考標題:
(1)不愿被外人打擾
(2)一顆感恩的心
2、交流感受。品味這兩則故事表現了霍金怎樣的品質?
(1)“不愿被外人打擾”主要講述了霍金不愿意被人頂禮膜拜,安靜工作的故事,體現了霍金不貪圖虛名、腳踏實地的科學研究品質。
(2)“一顆感恩的心”主要講述了霍金回答記者關于命運的提問的故事,面對殘酷的命運,霍金沒有抱怨,而是為自己所能擁有的一切感到高興,體現了霍金正視命運、樂觀向上的精神品質。
3、復述故事。
五、編寫故事,拓展應用
利用計算機網絡和圖書,搜集某一位科學家或名人的資料,選取合適的材料,集中介紹人物的某一方面,要求擬出合適的小標題,語言生動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學性。
板書設計:
9、輪椅上的霍金
堅強、正視命運、樂觀向上
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偉大人格。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頁
第九課《輪椅上的霍金》教學設計三:
設計理念:
本課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學家,也是一位生活強者,教育學生學習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偉大人格。因此,設計本教案時,我抓住“非凡”這個詞語進行引導讀書,讓學生在感動之余體會霍金的人格魅力并向其學習。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從提供的詞語中選擇兩個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