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國標教材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案
從這課題你看出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嗎?
(“我”不在祖國,但十分思念、熱愛祖國,不然怎么要將心臟帶回祖國呢?“我”是誰?“我”怎么會離開自己祖國的?“我”為什么不能回到祖國?“我”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話的?)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邊認字邊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生字詞及不理解的詞語,借助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2、檢查自讀情況。
。1)讀生字詞,相機正音。
深淵 霧靄 吶喊 盛滿 疾馳 蠟燭
維斯瓦河 消逝 催人奮起 肺結核病
。2)指名試讀課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詞語掌握情況。
霧靄:霧氣。
疾馳:馬車奔馳。
催人奮起:叫人趕快行動。
吶喊:大聲喊叫助威。
亡國:國家滅亡。
消逝:消失。
肺結核。郝詡魅静。ǚQ肺病。
3、默讀課文,思考揭題時提出的問題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
4、指導分段。
三、精讀指導。
1、回答:“我”是誰?(波蘭年輕而富有才華的音樂家肖邦)文章哪一部分告訴了我們?(第一段)
補充介紹:
肖邦,6歲就開始學習鋼琴,7歲學習作曲,8歲便在音樂會上登臺演出,16歲時進華沙音樂學院作曲班,不到20歲已是華沙很有句的鋼琴家和作曲家。
2、默讀第一段,思考:你還知道什么?
。1)交流:肖邦為什么離開自己的祖國。
(2)指名讀有關語句。
在世界地圖上找出歐洲、波蘭及俄國。
幫助理解:
瓜分:像切瓜一樣地分割。
深淵:原指很深的水。文中比喻波蘭人民遭受的苦難極深。(聯系從書報、電影電視那里了解到的舊中國遭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時,百姓被欺凌、被壓迫的悲慘遭遇來幫助理解。)
3、指導朗讀。
正當這個富有才華的音樂家為祖國和人民施展他的音樂才能時,他卻--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該是多么--悲憤!
體會肖邦當時的悲憤之情。
朗讀時要求語調低沉、激憤,語速稍緩,重讀“不得不”。
范讀,指名讀,齊讀。
四、指導書寫。
邦:左右基本等寬。瓦:末筆是點。
馳:左窄而長,右寬而扁。亡:橫要長。
催:范寫。指出注意點。逝:注意筆順。
燭:筆畫安排要勻稱。肺:右邊末筆是“|”。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讀了課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ò鍟喊盐业男呐K帶回祖國
不得不離開
肖邦波蘭)
指名讀第一段。
過渡:既然是不得不離開祖國,那么離別的情景肯定是令人難忘的。
二、繼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二段。
。1)默讀第二段,弄清文中寫了告別的哪幾個場景。
。2)交流:詠唱送別曲;老師的叮囑;贈送銀杯。
。3)自由讀對這三個場景的描寫,看看哪兒特別感動你,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