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教學簡案及教后反思
(二)語言片段二
1、找出相關段落,朗讀,你有什么體會?從哪里感受到的?
提示:
(1)、留學生的勸說-----中美實力對比
(2)、字詞:“日夜盼望、終于”
------出示練習“我們的祖國一定會從----走向-----”
(他堅信經過祖國兒女的努力,祖國的未來一定會很美好!)
2、出示兩句話,配樂讀
(樸實而真摯的語言所傳遞給我們的是他那堅定不移的愛國情懷!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兩句話吧)
3、再讀3—4小節,思考:你還從哪里能體會到他的愛國(“佳節、興奮、埋藏心底”)
———錢學森確實很愛國,更愛新中國!
4、再讀課題(這就是錢學森!再讀課題,相信你的心情已經不一樣了……!)
四、漫漫回國路、濃濃愛國情
過渡:
錢學森懷著對祖國對故鄉無限的愛和美好的憧憬,準備回國!然而事與愿違,他的回國之路是異常的坎坷!請你默讀5-6小節,看一看怎么了?
1、提示:(1)、美國將領,一個師五千人,五個師兩萬多人-----錢學森很有才
(2)、回國之路坎坷、回國之心之心堅決
2、出示補充資料(漫漫回國路)
交流,你有何感受?(愛國、佩服……)
3、小結:
此時,坎坷而漫長的回國之路,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他偉大而濃郁的愛國情懷……這就是錢學森!
五、總結
1、再讀課題!
此時:你眼中的錢學森是個什么樣的人?(他是一名才華橫溢的科學家,更是一位擁有拳拳愛國心的中國人!)
2、了解“倒敘”
同學們,這節課咱們一起回顧了錢學森爺爺在外留學、艱難回國的歷程,瀏覽全文,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第一小節應放在哪里?(6--7小節之間)
為什么放在開頭?(設置懸念、引起閱讀興趣,這是倒敘的手法,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寫作技巧)
3、布置作業
沖破重重阻撓歷盡艱辛坎坷,錢學森終于回到了祖國,回國之后他做出了哪些貢獻呢?對于我國的航天事業有著怎樣的意義呢?請你課后繼續搜集資料,下節課交流!
六、課堂作業
1、課后描紅
2、補充習題
七、板書
19、錢學森
愛國
才華
《錢學森》教學反思
我所教授的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11冊第19課《錢學森》,文章生動地記敘了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在美國時,一刻也沒有忘記祖國,歷盡艱辛才回到祖國,以及回國后為我國運載火箭和導彈的研制以及發射所做出的卓越貢獻,贊揚了他時刻不忘祖國的高尚情懷。
教材有兩個突出特點:
1、通過語言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強烈的愛國情懷,是本篇的重要寫作特色;同時,文中還有多處側面描寫,也能夠烘托人物的特點。
2、本文的寫作思路較為清晰“留學、回國、貢獻”,但是作者采取的是倒敘的寫作順序,設置懸念引人入勝,有別于一般文章。
本次教學是第一課時,主要和孩子一起回顧錢學森在外留學不忘祖國、以及沖破重重阻撓回國的的故事,從而體會錢學森的愛國情懷,同時,感受作者的寫作特色。
由于經過對學生和教材的分析,課前預設,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即可認識到人物的愛國情感,有助于課堂教學,所以本課時的教學內容安排較多,并把主要目標定位為兩點:通過語言等細節體驗情感;學習作者寫作方法。然而,通過教學實踐,感受到本次課堂教學呈現較多問題,經各位老師的提點,恍然大悟,遺憾之余更有許多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