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鄉孩子的信教學實錄
一、切入
師:他曾是一位世紀老人,他生前凝聚畢生的激情與智慧,為我們留下了《家》《春》《秋》等數以千萬計的作品,他就是——
生:巴金!
師:今天就讓我們繼續走進巴金的世界,走進他——
生:《給家鄉孩子的信》。
師:(深情地)一位詩人在《敬壽巴金百年》中這樣寫到:時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愛,深意深情。大智大悟,舉重若輕。大作大家,淡泊寧靜……這是詩人眼中的巴金,你眼中的巴金是位怎樣的老人呢?
二、細讀
師:默讀課文,畫出讓你感觸最深的句子,想一想,從中你讀出了一位怎樣的巴金,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邊。
生:(自由讀書、批注達10分鐘之久。)
師:請同學們放下手中的筆,我們一起來交流剛才所得。交流沒有答案的對與錯,只有缺席的遺憾!
生:“我有病,寫字困難,提著筆的手不聽指揮,不要說給每個孩子寫一封回信,或者……”
師:先說說你讀出了一位怎樣的巴金,再讀讀你畫的句子,說說你從哪些詞語、句子體悟到了巴金的這種品質。
生:我覺得這是一位關心孩子的巴金。(教師板書:關心)我注意到了這樣一句:“有時候一支筆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怎么辦呢?無論如何,我不能使家鄉的孩子失望,我終于拿起了筆。”巴金爺爺有病,年齡又大,拿筆很不方便。特別是“千斤重”一詞給我的印象特別深。
師:(出示這段文字,突出“千斤重”)透過這個“千斤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巴金爺爺吃力地寫字,非常艱難的樣子。
師:巴金先生的一位學生曾經回憶說:巴金寫字的時候,手抖的厲害,那支小小的筆怎么也比劃不到紙上去,他就用自己的左手推著右手去寫。這哪里是在寫字呀,這分明是用自己生命的一點點消耗來換取他思想的表達!
生:(用力地點了點頭)
師:把這個體會帶進去讀!
生:(先自由讀,然后指名讀)……
師:同學們,這“千斤重”的筆飽含著巴金爺爺對孩子們“千斤重”的——
生:情——
生:愛——
師:對,把這份飽蘸的“情”這份大寫的“愛”帶進去,讀出來!
生:(指定生:名學生讀)
師:家鄉的孩子們收到這滾燙的話語,怎么能不感動呢?把這份“感動”讀出來——
生:(齊讀)“我有病……”
師:老師在讀這封信的時候,也關注到了這段內容,有個詞語我的印象最深刻——終于!
這個詞語能去掉嗎?
生:不能,“終于”最能體會到巴金對孩子的愛!
生:“終于”寫出了巴金下這個決定不容易,他最終的選擇是孩子,不顧惜自己的身體,最能體現巴金對孩子的愛!
師:是的,他想念孩子,關懷孩子。在他的心里他多么想——(引讀下文)
生:看見你們天真的笑臉。
師:在他的心里他多么想——
生:聽見你們歌唱般的話語!
師:繼續交流你的讀書收獲!
生:我讀出了一位謙遜的巴金!你看“不要把我當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他為我們留下了許多作品,卻說自己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