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讀報的好習慣說課稿
一、說教材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是蘇教版十一冊的最后一篇課文。這是一篇介紹讀報常識和讀報方法的說明文,主要介紹了讀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讀報,希望學生養成讀報的好習慣。課文安排在教材的最后,又是略讀課文,但并不意味著它像一般的課文,可以一教了之,它與本學期的“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不懂就問、勤于搜集資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特別強調,要使學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在蘇教版小語教材的每一冊都安排了“習慣篇”這教學內容:始終凸顯“習慣培養”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堅持以一脈相承的體系、一以貫之的風格,揭示“習慣培養”的漫長過程和這個過程中“反復抓,抓反復”的必然規律。
習慣的培訓是一個長期而又艱辛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強化已有良好習慣和不斷培養新的良好習慣的過程。就本冊教材“習慣篇”的內容而言,兩個主題的出現,就意味著在學生的語文學習生活中,又增加了兩個“習慣養成”方面的新的必達目標,而且這個目標要求不僅要在本冊教材的學習過程中得到實現,甚至將一直伴隨著學生此后的學習過程和生活歷程之中。從教材的編寫來看,也可以透視出這一指導思想。同時,本冊教材第七單元主題為“讀書有方”也正是貫穿教材這一“習慣養成”的宗旨,而課文《養成讀報的好習慣》放在本冊教材的最后,目的都在于強化學生“不懂就問”“勤于搜集資料”的意識,訓練他們的能力,以逐步養成這兩種學習習慣。
本文內容淺顯,學生學習難度不大,設定教學目標為:1、通過本文的閱讀,認識讀報的重要性,了解讀報的基本方法;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說出課文所講的意思。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步養成讀報的好習慣。
針對6年級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及蘇教版教材對“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編寫意圖,本課的教學重難點設置為:訓練學生在今后生活中逐步養成讀報的好習慣。通過講解,讓學生了解、掌握相關知識,而且還要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得到落實,不斷實踐,最終形成習慣。
二、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有人說過:平庸的老師教給學生知識,而優秀的老師教給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可見,“方法教學”至關重要,本課中我主要采用了談話法、討論法、實踐法。
通過這些方法,使學生加深記憶,豐富詞語,培養語感,提高表達能力,促進理解、表達、鑒賞等多項能力的綜合運用,使學生在具體的操作實踐過程中個方面的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
2、說學法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帶著學習任務通過自主學習、課堂討論、相互合作等方式,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了解讀書的必要性,還讓學生結合讀書小組,制定讀書計劃,進行讀書競賽,寫好讀書心得,切實落實讀書活動。還要求學生養成讀報的習慣。這篇課文,主要是指點讀書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的課文無須老師講解,只要略加指點,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