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讀書示子聿》教案
課題:《古詩兩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冬夜讀書示子聿》教學設計
教材簡解:《冬夜讀書示子聿》是一首教子詩,子聿(yù),詩人的小兒子,陸游是要告訴兒子做學問的道理。首句是詩人對古人刻苦做學問精神的贊揚。次句是說做學問的艱難。這是以古人刻苦學習的精神及做學問的艱難來告誡自己的兒子:做學問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兩句,詩人更進一步指出實踐經驗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學問,固然很重要,但僅此還不夠,因為那只是書本知識,書本知識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能否符合此時此地的情況,還有待實踐去檢驗。在這首詩里,詩人在文本與實踐的關系上,強調了實踐的重要,這符合唯物認識論的觀點。作者的這種見解,與時俱進,不僅在封建社會對人們做學問、求知識是很寶貴的經驗之談,就是對今天的人們也是很有啟迪作用的,是非常有價值的見解。因此,這首詩非常有名。
目標預設: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借助注釋理解《冬夜讀書示子聿》的內涵,講出具體的事例體現自己的理解。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古詩文字的精練,領悟知識和實踐的關系。
重點、難點:重點: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背誦,感悟《冬夜讀書示子聿》蘊涵的道理,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
難點:領悟知識和實踐的關系,明確實踐的重要性。
設計理念:從素質教育的角度說,語文教材不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載體,更是美的礦藏。其中,語言凝練,對仗工整的古詩更是這礦藏中的瑰寶。讀詩能使人靈秀。古詩教學中,應充分挖掘詩中美的因素,創造一切條件,引導學生“讀”中“悟”,“悟”中“讀”,主動學習,品味古詩,深入其中,吸取營養,探索真諦。讓學生的心靈真正充實、靈秀起來,真正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為主體,以學生為本”的新時期語文課堂教學的要求。
設計思路:本課教學大致思路為:讀詩歌——解詩意——悟詩境——品詩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1、開學初我們學了首《示兒》,還會背嗎?指名學生背注意相機評價
2、記得題目的意思嗎?示:讓人知道,指示兒:子女
3、一首《示兒》詩,充分體現了陸游渴望祖國大好河山歸于一統的愛國主義思想。
二、揭題,簡介示兒詩
1、揭題
示兒,古已有之。孔子教子學《詩》歷史上傳為佳話,陸游一生詩作近萬首,專門示兒或提及教子的即達200余首。
今天讓我們再來學習陸游的一首與示兒有關的詩。師揭題《冬夜讀書示子聿》,并板書課題
2、解題
(1)同是與示兒有關的詩,看看這兩首詩的題目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2)師介紹:陸游共有六子一女,子聿是他的小兒子。這兒的示也是指示、告訴的意思。
現在題目能讀懂嗎?指名學生說題目的意思。(詩人冬夜讀書,心有所感,借以教育兒子子聿)
3、說話激趣,導入詩歌學習
作為父親的陸游會告訴他兒子有關讀書的什么呢?發揮你的想象,大膽猜測一下。
指名學生說
三、學習詩歌
(一)讀通讀熟詩歌
過渡: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陸游是怎么說的吧。